威海紀錄電影《大洋追魚記》啟動禮在港舉行

◆導演井建民盼將中國遠洋事業全景式呈現,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
◆導演井建民盼將中國遠洋事業全景式呈現,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

◆《大洋追魚記》製作和發行團隊合照。
◆《大洋追魚記》製作和發行團隊合照。

  第28屆香港國際影視展日前(3月11日)開幕,山東影視精品項目推介會暨山東館開館儀式舉行,為香港市民帶來32部電視劇、紀錄片等優秀作品。山東省威海市舉辦「走向深藍」——海洋主題影片發布會和《大洋追魚記》香港地區啟動儀式,向海內外觀眾展示威海影視發展新成績。

  近年來,威海聚焦中國遠洋事業和遠洋勞動群像,已分別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拍攝海洋主題紀錄電影《大洋深處魷釣人》《大洋追魚記》,均在內地上映。第二部《大洋追魚記》預計今年在香港上映,同日在英皇影院舉行首映禮。今年8月,團隊還將再赴太平洋島國斐濟開拍第三部海洋紀錄片《大洋上的風箏》,輯成「大洋三部曲」。

  導演井建民表示,海洋主題紀錄電影是從2016年開始陸續拍攝,3部電影從大西洋的「魷魚釣」到印度洋的「金槍魚釣」,再到太平洋的「圍網釣」,將中國遠洋事業全景式呈現,影片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體現用勞動創造幸福,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從質樸中發現崇高。「在海洋上拍攝,與在陸地上有着很大不同,有暈船、搖晃、噪音等不利因素,水霧、空間等問題也給拍攝增加了難度。為拍好鏡頭,需要克服各種攝影技術問題和身體狀況,還要時時刻刻注意人身安全、設備安全。」井建民分享拍攝的辛苦。副導演王震說:「除了體力上的辛苦,還要克服數月如一日在海面上漂浮的枯燥。」

  「山東省是海洋強省,威海市是海洋強市,傳播海洋文化是我們的原始使命感,大家可能見過海,但未必了解遠洋事業的發展,我們致力向世界說好中國海洋故事」,製片人王秀玉回顧自己製作大洋系列電影的初心。她特別提到,「海」是「海」,「洋」是「洋」,紀錄片取名為「大洋」,用意是強調大洋深處帶給人的震撼。

  《大洋追魚記》香港地區啟動儀式隨即在當日下午假香港英皇戲院舉行。王秀玉表示,目前《大洋追魚記》正進行海外宣傳發行,電影將陸續在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放映,在更廣泛的範圍傳播中國海洋文化,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首部開拍的《大洋深處魷釣人》,以遠赴大西洋從事魷釣捕撈的遠洋漁業船員為表現對象,通過對「魯威遠漁979號」遠洋漁船長達5個多月的跟蹤拍攝,記錄了跨洋航行、龍捲風突襲、歡度春節、探尋漁汛等環節和突發事件。該電影填補了中國紀錄電影領域海洋題材的空白,拓寬了紀錄電影的表現領域。2020年11月,獲得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科教片」提名。

  第二部《大洋追魚記》於2019年底開拍,攝製組將鏡頭對準魯榮遠漁267、268號漁船和船員,記錄在印度洋區域的遠洋漁民捕撈金槍魚的艱辛,並以細膩的視角呈現了遠洋漁民的無畏和擔當。該影片獲得2023年第十九屆中美電影節「年度最佳紀錄電影」金天使獎等系列獎項。

  「今年,我還要帶領着團隊深入太平洋,完成第三部《大洋上的風箏》的創作拍攝。藉此讓更多人了解、關心遠洋漁民真實的生活狀態,感受中國漁民勇闖大洋、自強不息的工作精神。」井建民說。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