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全球機遇多 香港當自強


  審議落實基本法23條立法的立法會法案委員會,今日上午討論《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修正案,明天將向內會匯報,再決定何時提交大會恢復二讀和三讀。隨着23條本地立法進程不斷推進,一些諸如「香港玩完」的謬論甚囂塵上,對此等「有心人」的「關心」敬謝不敏可矣。世上沒有必勝秘笈,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香港有今時今日安定繁榮,靠的是好幾代人順時而變,不折不撓打拚而成,未來能否有成,還是要靠自強,不能墨守成規。

  香港近日股市和樓市轉趨活躍,昨日港股通成交錄淨買入114.19億元,恒生科技指數自今年2月1日低點至今漲幅逾兩成,被市場視為進入技術牛市。有分析認為,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開始適應,外資流入,促使股樓市場觸底反彈。市場有起有落是正常規律,無需過度解讀,以此片面論斷是好是壞都不理智。

  經濟好壞最終要看基本面,眾多研究一再肯定本港基調良好,前景無限。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昨日亦有清晰論述,認為本港特點包括穩定的金融市場、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擁有獨立的司法制度、資金與人員的自由流動、訊息自由流通的互聯網、優良高質的高等教育,以及致力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相當中肯。

  時勢在變,馬時亨認為本港應擺脫過去線性思維,效仿瑞士轉向有價值和有競爭力的產業,並將眼光由過度依賴歐洲市場,轉往諸如中東等地區尋找新機會。事實上,放眼全球,不論是人口老化帶來的樂齡科技需求,抑或是綠色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驅動下的各地經濟升級轉型,實在是商機處處。

  本港過往經歷無數風浪,勝在不折不撓和善於靈活應變。時勢不斷在變,本港當然也要變,不但要變,還要夠硬,打鐵要靠自身硬。正如中央駐港聯絡辦前主任駱惠寧於2021年勉勵香港時所說,「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唯有做好今天,才能贏得明天。」天助自助者,只要企業、個人和政府都能自強向前,不斷因應時勢調整策略,自不難如同之前,打破一個又一個悲觀論調,突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