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藏商機/史立德:灣區吸引東盟企業 港可當橋樑

  圖:印尼是東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消費力持續提高,為港企帶來拓展空間。
  圖:印尼是東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消費力持續提高,為港企帶來拓展空間。

  近年不少港商將目光轉向經濟發展不俗的東盟,希望憑着港產品安全可靠、設計時尚及價格適中等優勢,進軍當地中產市場。曾多次考察東盟的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史立德表示,東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樞紐,加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便利營商,為港商拓展業務帶來機遇,港產品性價比高,只要用心經營,可望在當地創一番事業。

  去年曾率團訪問東盟多國的史立德表示,東盟除了是港商設廠的好選擇外,近年東盟各國經濟增長理想,特別是東盟中產人口逾1.5億,消費市場大,港商應花更多精力研究如何開拓這個巨大市場。他以馬來西亞為例,建議港商可與該國企業合作,共拓清真市場,若獲得馬來西亞伊斯蘭教發展局(JAKIM)的清真認證,便可開拓中東及東盟市場,這是一個商機,值得港商研究。

  港貨在海外信譽佳

  至於東盟人口最多的印尼,他指出,該國勞動力供應充足,且近年大批外資企業爭相投資印尼,促使當地人消費力持續提高,消費市場具潛力,而港產品質優、價格適中及信譽佳,為東盟消費者留下良好印象,只要產品迎合當地消費習慣,定必大有可為。他又透露,許多東盟企業視香港為區內最佳商貿中心,有意與港商合作共拓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彼此很有合作潛能。

  再者,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正不斷強化。據貿發局與大華銀行的報告指出,香港是連接大灣區和東盟的關鍵樞紐,具備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金融、商業和物流優勢,為大灣區內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日益重要的東盟市場,提供適切充足的服務支援,應共同把握區域發展機遇。報告指出,香港作為內地企業最國際化的投資平台,處理全國約三分之二的對內及對外投資,部分內地企業更選擇在港設立據點,方便投資海外。香港對東盟的直接投資總存量由2010年的242億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769億美元,增幅超過兩倍。

  內企借道香港走出去

  另有商會人士指出,不少香港及內地企業,視香港為進軍東盟市場的橋頭堡。在科技上,香港科技園為科創企業提供辦公場地支援和專門人才引進計劃,有助吸引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研發和管理人才。同時,香港匯聚很多國際一流的展覽會,特區政府又為市場推廣活動提供資金支持,這些都有助企業開拓東盟市場。

  提到風險因素,他則說,東盟十國政治和經濟情況各異,部分國家可能風險較高,像是多年前投資熱點的緬甸,曾成為東盟投資樂園,各地企業爭相湧入,看似前景一片興旺。然而,自軍政府重新上台,被歐美等西方國家進行一系列經濟制裁,令該國經濟前景增添不明朗因素,部分企業或因此蒙受損失,故投資東盟,必須衡量該地政治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