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一小時生活圈」 車暢人興財旺

  火/大灣區9+2的煙火氣息濃厚,夜市、小吃、文化演出讓人流連忘返,正是經濟活力的體現。香港每月將舉辦煙火和無人機表演,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推廣「一程多站」,國際大都市魅力更加醉人。

  剛剛過去的春節,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流物流熱絡,繪出粵港澳三地文旅消費的「煙火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年來,「一小時生活圈」變成現實,港澳與內地「雙向奔赴」日益熱絡。全國兩會期間,來自大灣區的代表委員紛紛化身「代言人」,招徠內地和境外遊客到大灣區「一程多站」旅遊。香港代表委員亦倡推動港澳與內地更便捷交流往來,催熱灣區「車暢、人興、財旺」。

  全國人大代表,海關總署黨委委員、廣東分署主任李魁文表示,為推動港澳與內地人流、物流和民心相通,海關將進一步改善人、車、貨來往條件,全力推進智慧口岸旅檢改革,支持廣州琶洲港澳客運碼頭、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皇崗口岸改造重建和沙頭角口岸重建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水運、空運、陸運口岸與港澳互通、連接世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團總會會長鄺美雲今年提出,除了開拓港珠澳大橋的旅遊產業,還要進一步增加港珠澳大橋的使用量,真正發揮其效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的便利和聯通。對此,她建議,港珠澳大橋需要與其他交通方式,包括周邊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方式的連接和配合,提高整個區域的通關效率和服務水準。

  不少大灣區代表委員都希望打響大灣區旅遊品牌,增強香港的城市活力和國際大都市魅力。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表示,作為文旅企業,需要在項目、設施、活動上持續充實,創新消費場景,提供差異化、高品質的產品供給,變「門票經濟」為「綜合消費經濟」。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啤酒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蔡明威表示,他希望聯動大灣區的幾個兄弟城市舉辦啤酒節。「碰杯也是在交朋友。我覺得這是大灣區人很好的互動機會,也可以促進大灣區旅遊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