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鈎沉】「寥廓海天 不歸何待」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昨日在談及台灣問題時,以「寥廓海天,不歸何待」表達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期盼。這句話出自周恩來總理之筆,後來廖承志在致蔣經國的公開信中曾作引用。
1982年7月,蔣經國在一篇悼念其父的文章裏表達了「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的心願,並寫道:「要把孝順的心,擴大為民族感情,去敬愛民族,奉獻於國家。」
時任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鄧穎超讀到後敏銳地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對話時機。而當時中共內最適合與蔣經國對話的人,非廖承志莫屬:他的父親廖仲愷為國民黨元老,他本人與蔣經國曾經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窗。
鄧穎超立即於7月4日召集對台小組開會研究,建議由廖承志給蔣經國寫一封公開信,勸他認清形勢,權衡利弊,作出決斷。這封信規勸蔣經國三思局勢,同捐前嫌,共竟統一。信中寫道:「歲月不居,來日苦短,夜長夢多,時不我與。盼弟善為抉擇,未雨綢繆。」
文中引用了周總理當年在張治中給台灣故舊公開信中增加的「寥廓海天,不歸何待」的話,在引用魯迅的詩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後結尾:「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鄧穎超親筆在後面加了四個字:「佇候覆音。」
信是用電報發往台北的,並刊發在7月25日的《人民日報》上。《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的發表,引起海內外的極大震動。
◆來源:香港文匯報資料室、中國新聞周刊、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