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文化復興 香港大有作為4/發展灣區世界文化中心 香港需搭好七大平台

  圖:香港是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圖為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圖:香港是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圖為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地緣優勢等獨特地位,令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復興的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必須全力以赴抓住文化機遇,在服務文化復興、發展大灣區世界文化中心的道路上,應該更加主動、先行,發揮引領作用。

  張頤武建議,打造七個重要平台,包括文化金融平台,為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產業提供催化劑;國際交流平台,發揮「超級聯繫人」功能,在香港設立更多面向全世界的國際合作機構;同時,利用傳統優勢打造好演藝展示平台、出版傳媒平台、影視網娛平台和體育賽事平台,並注重打造國際化城市文化。\大公報記者 馬靜、文琰

  三月,正值「香港藝術月」,全城瀰漫着濃厚的藝術氛圍。香港藝術節、香港影視娛樂博覽、巴塞爾藝術展等一系列藝術盛事接連上演,展示出香港演藝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

  張頤武對此表示,香港的演藝展示業發達,歷來好戲連台、經久不衰,市場發育成熟,因此要高度重視發展演藝展示業。打造更多藝術展示平台,創造更高端的藝術品牌。

  「大灣區的優勢就是香港的優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霍啟剛提到今年香港將舉辦首屆「香港演藝博覽」,屆時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藝團齊聚香港。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前景廣闊,作為其中一員的香港應該起到搭台作用,吸引海外觀眾也能來此觀看演藝活動,「大灣區的優勢就是我們香港的優勢。」

  香港薈萃中西文化,曾經的流行文化亦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如何利用好傳統優勢,打造影視網娛平台?香港大學榮譽教授許子東認為,香港的開放性、窗口性作用,令愈來愈多的內地以及香港的影視作品「乘船出海」,諸如早前的熱門電視劇《繁花》等作品在香港觀眾群中有口皆碑,促使香港能夠為影視作品的引進來、走出去搭建影視網娛平台。他建議,香港影視人應該發揮自身聯繫廣、平台多等優勢,不應只滿足在技術上提供支持,另外更要保持原有的香港特色。

  聯合大灣區 打造國際賽事品牌

  在打造體育賽事平台方面,霍啟剛認為,香港可以探索加強體育社會組織服務陣地,支持國際體育社會組織總部落戶大灣區,同時豐富粵港澳大灣區賽事體系,聯合打造國際賽事品牌,諸如大灣區公開賽、挑戰賽、精英賽等區域賽事,以及共同承辦國際知名賽事等。

  霍啟剛說:「我在歐洲講解大灣區的概念時,講了10分鐘。我說,你們要市場,大灣區就有市場,我跟他們講,只要坐15分鐘火車,就可以到另外一個擁有2000萬人口的城市。當時外國人還開玩笑說他開一個小時的車,都離不開自己居住的小鎮。所以他們對大灣區的概念充滿興趣,也充滿信心。那我們就要搭台讓他們來看,相信他們會找到合作的空間。」

  在霍啟剛看來,「中西文化薈萃是香港的一個優勢,但是這個優勢不能沒有根沒有魂,否則就失去根基,要清楚自己的文化底蘊來自哪裏,這個至關重要。」他續指,香港有傳播中華文化、承擔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復興的責任。這個責任包含兩方面,首先要深入挖掘和了解中華文化。其次,香港應該承擔起將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出去的責任。「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每個地方、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故事,應該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項目,將這些承載着中華文化故事的項目帶到香港,再通過香港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