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論藝/短劇熱潮\嘉妍

  今年開春,發生了兩件可能令未來影視行業發生巨大改變的事情。一個是OpenAI發布的文字轉影片AI模型「Sora」,未來如果能夠應用,將大大降低影視製作的成本和技術門檻,對影視製作領域產生顛覆性改變。另一個就是短劇。

  近日播出的演員專業藝訓題材真人騷節目《無限超越班》第二季中,有一位短劇演員引發包括曾志偉、爾冬陞在內的一眾評委的好奇,從評委們對於演員拍攝短劇情況的頻頻發問,以及對於演員選擇短劇演出的肯定中,不難看出這些「行業大佬」對這片藍海的興趣。

  多個平台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短劇消費規模已達八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由「聽花島」推出的《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上線首日充值便破二千萬元,而據說,該片拍攝僅耗時十天,後期投入只有八萬元,其巨大的利潤空間令人咋舌。

  所謂微短劇,每集通常只有幾分鐘,一部劇的集數從幾十集到上百集不等,製作成本通常只要幾十萬,有的甚至只要幾萬、十幾萬。這種製作成本,大約只等於當前電影市場一部中小成本電影的百分之一。

  《2023短劇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二○二三年短劇市場規模達到三百七十三點九億,預計二○二四年將超過五百億。而伴隨人們的閱讀、觀影方式越來越碎片化,伴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豎屏的視頻,伴隨抖音、快手等一代互聯網用戶的成長,短劇市場的發展,這恐怕才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