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和俊:鼓勵逾半基礎科研費用投向年輕人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接受媒體採訪。 新華社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接受媒體採訪。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曉芳、朱燁  兩會報道)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第一個在「部長通道」亮相。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去年全年研發投入超過3.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家自然科技基金項目中80%的項目由45歲以下青年人承擔,鼓勵一半以上基礎科研費用投到35歲以下年輕人。

  他用一組數據介紹去年中國創新驅動發展的部分成就。投入方面,全年研發投入超過了3.3萬億,比上年增長了8.1%,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4%,其中基礎研究投入為2,212億,比上年增長9.3%。產出方面,2023年新簽訂技術合同達到95萬項,成交額達到6.15萬億,比上年增長28.6%;授權發明專利達到92.1萬件,比上一年增加了15.3%。

  陰和俊說,從成效來看,量子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領域都取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投入運行,C919大飛機實現商業化用途,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新三樣」去年出口增速顯著。

  「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要趕早一點、寬鬆一點、面寬一點、跟得緊一點,幫助他們盡早熟悉科研、培養興趣、增強自信、把握方向,我們也出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礎科研費用投到35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陰和俊說,下一步要把培養青年科技人才作為長期的戰略性工作,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機會、搭建平台、營造環境,針對他們的「急難愁盼」,努力解決其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