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電動車市場發展力不從心
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發展不如預期的情況下,美國總統拜登再度以所謂「國安威脅」為藉口,日前指示美國商務部,就中國製造的電動車軟件等展開調查。分析指,面臨競選連任壓力的拜登,這一做法背後的動機有多個,包括關鍵州密歇根的支持,遏制中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等,但這無疑將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加劇,最終反噬美國自身。
【大公報訊】在拜登聲稱中國電動車可能造成所謂「安全威脅」不久前,美國科技巨企蘋果2月27日對內宣布,放棄發展了10年的電動車項目,轉而集中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蘋果做出這個決定的背景是,美國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速度大不如前,多家車企放緩了「電動車擴張」計劃。就連利潤率曾經創下行業奇跡的特斯拉,盈利能力也在萎縮。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事務專家甘思德說,他也擔心拜登此舉是基於「言過其實的國安疑慮」的保護主義,這可能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反噬美國自身產能。
美國車企暫緩電動車計劃
實際上,自去年10月以來,美國多個汽車廠家已經相繼宣布放緩電動車發展計劃。去年10月,由於面臨低於預期的需求和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美國通用汽車、本田宣布,取消共同開發平價電動車計劃。同月,美國福特汽車宣布電動車部門Model e在2023年在第三季度虧損13.3億美元,同時推遲其12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計劃。今年2月22日,生產電動貨車的新興車企Rivian預期,今年產量為5.7萬輛,遠低於市場估計的8萬輛。該公司也因應市況前景不明,將裁減10%人手。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則顯示,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內的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從2022年的570萬輛猛增36%,至2023年的770萬輛。在去年中國售出的2170萬輛新車中,電動汽車佔三分之一以上,而2022年這一比例為28%。
儘管去年美國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內的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但市場規模較小。2023年,美國的銷量增長了58%,達到150萬輛,僅佔總量的9.6%。
報道指,美國汽車製造商已表明很擔心,甚至恐慌未來必須在國內與中國電動車競爭。特斯拉(Tesla)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馬斯克今年1月曾表示,中國汽車公司是「最具競爭力的」,「如果不設置貿易壁壘,它們將摧毀世界上大多數其他汽車公司」。
中國車賣得好是因為車好
拜登在制定電動汽車政策時面臨着各種相互衝突的政治目標。2022年,美國國會通過《通脹削減法案》(IRA),計劃投資3690億美元,重點支持電動車、光伏等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拜登的目標是,在2028年前,美國國產電動車佔到全新車銷售額的50%以上。去年12月,美國能源部(DOE)發布「敏感外國實體(FEOC)」的解釋指南規定,2024年起,消費者購買的電動車如果含有非自貿國家如中國生產的電池,將無法享受高達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政策。同時,指南還取消了此前針對汽車製造商20萬輛補貼上限限制。
拜登原本希望於汽車製造商展開合作,進一步刺激美國市場電動車銷量。然而根據最新統計,法案生效後符合補貼條件的電動車型數量(包括純電和混電)由2023年的25款減少到13款,其中符合補貼要求的純電動車減少一半,由原來的17款減少到8款,包括底特律三大汽車公司的一些產品。
全球最大的電池材料製造商之一優美科(Umicore)行政總裁米德雷奇則表示,美國汽車製造商在銷售電動汽車方面遇到困難,而中國市場則蓬勃發展,這是因為與美國產品相比,中國電動汽車的銷售因為效能更出色和更具價格優勢而急劇成長。他在談到中國汽車時說:「它們就是好車,所以人們買它們。美國的(生產商)似乎很難把好的電動汽車(推向市場)」。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