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鑑今】了解孫中山事跡 學習不畏艱苦

◆ 1911年孫中山回國途經香港,與友人在船上合照。 資料圖片
◆ 1911年孫中山回國途經香港,與友人在船上合照。 資料圖片

  2021年,課程發展議會編訂了《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供學校採用。當中提出立根於中華文化,通過課堂學習和校內外全方位活動,在中小學各科目中,培養學生堅毅、尊重他人、國民身份認同、守法等十個首要培養的價值觀和態度。上述文件舉例讓教師引領學生閱讀梁啟超《少年中國說》,讓學生認識到對於國家建設,青年人必須勇於承擔。梁啟超是晚清立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孫中山先生則是當時革命派的領袖。了解孫中山對「革命」和「改革」的看法,可以作為另一項合適的教學材料。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大禮堂以英文發表著名演講,提出其「革命思想係從香港得來。」翌日,《香港華字日報》以中文翻譯孫中山的演講。通篇所見,孫中山當時並不認為「革命」純以武力起義便可以成功。首先,孫中山提出1890年代清廷管治下他的家鄉香山縣和當時英國管治下香港的分別,在於縣官職位可以金錢購得。因此,即使孫中山在香山發起為清道夫灑掃街道,並仿傚香港由官府處理街道衞生問題,最終不為貪腐的縣官所理會,「此等腐敗情形激發我革命之思想。」

  孫中山進一步說明,自他投入革命的事業後,國人未必明白其宗旨,懷疑他為激烈派。孫中山強調︰「吾人之宗旨,無非欲得一良好政府而已。」即使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翌年成功廢除帝制,但孫中山認為尚未成功,因為當時中國尚未達到他目標中的良政善治︰「如拆了一間舊屋,其新屋尚未建築完竣,而一有風雨,居民受苦倍深。此勢所必然者,但將來新居必有完竣之一日,不有艱苦,何能底於成。吾之所以不折不回者。」

  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後,其後輾轉在1896年抵達英國,後被清政府駐英國使館人員所綁架。其後獲釋,並在1897年出版《倫敦蒙難記》,當中回憶他在澳門時,加入同鄉鄭觀應創立、總部位於上海的興中會(Young China Party)。該會「欲以和平手段、漸進方法,請願於朝廷,俾倡行新政。」可惜的是,清政府不但在中日甲午戰爭一敗塗地,更下令之後上書請願者不得擅上變法條陳,因此不得不放棄和平之手段,從事起義的行動。

  1906年12月2日,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發表演講,指出革命的目的是為大眾謀幸福︰不讓少數滿洲人專利,要民族革命;不讓君主一人專利,要政治革命;不讓少數富人專利,要社會革命。這三種革命成功後,「我們中國當成為至完美的國家。」孫中山其後回顧這三種革命,指出尚待國人努力的,就是社會革命。

  孫中山所提倡的社會革命究竟是什麼呢?1912年4月4日,孫中山回答記者的提問道︰「社會革命比諸政治上革命愈屬重大,且非兵力所能援助,必須以和平手段從事。……余乃極端之社會黨,甚欲採擇顯理佐治氏之主義施行於中國。」顯理佐治(Henry George)是19世紀的美國經濟學家,主張土地國家公有。孫中山更進一步,主張鐵路、航業、運河及其他重要事業,一律改為國有,才能有足夠的實力進行發展。因此,孫中山當初將臨時大總統位置讓予袁世凱,並任鐵路督辦,其着眼點在於經濟建設。

  1919年6月,孫中山在《建國方略:孫文學說 行易知難》第六章中,提出了振聾發聵的呼聲,警醒了我們對於革命方面不能存在浪漫主義︰「今於革命破壞之後,而不開革命建設之始,是無革命之建設矣……縱能以革命黨而統一中國,亦不能行革命之建設,其效果不過以新官僚而代舊官僚而已。」破壞容易建設難,如果未能為社會民生謀福祉,都是不合格的政治行動。

  ◆ 蔡思行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通識中國課程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