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字水】順治出家傳說 源自清初組詩
清朝的第一任皇帝福臨六歲即位,建元順治,由睿親王多爾袞輔政。順治漸長,也親自問政,無奈他「性耽閒靜,常圖安逸,燕處深宮,御朝絕少。」(《清史稿·世祖本紀》) 而且他喜歡禪學,常延請和尚僧侶入宮談禪論佛,自稱在佛道上有所得。
順治在位18年,年方24歲,傳說他一朝突然失蹤。《清史稿》說他駕崩於養心殿,但野史說他出了家,去五台山出家為僧,這事也成了歷史上的疑案。有言之鑿鑿者,說順治是為了董鄂妃之死而看破紅塵。
對於這傳說,我們不妨看看清初才子吳偉業寫的四首《清涼山贊佛詩》,就有如看一個傳奇故事。說到吳偉業,大家即刻想起他的《圓圓曲》,蓋因其故事性、文字修辭,尤勝《明妃曲》。曲中名句很多,例如: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文辭動人 堪比《長恨歌》
清涼山,是山西五台山的別稱。四首詩是五言古詩,每首四十四句,合起來就成一長篇組詩。
董鄂妃為滿洲正白旗人,大臣鄂碩之女,順治十三年冊封為皇貴妃。十四年誕一子,封親王,可惜翌年夭折。董鄂妃也可能因喪子之痛而抑鬱成病,順治十七年驟然離世。在一些野史中亦有質疑董鄂妃之死與宮闈爭鬥有關,總之就扣緊「順治出家」這個謎。連歷史學家陳垣先生也說,「順治出家」這個傳說,實是《清涼山贊佛詩》而來。
吳偉業這首《清涼山贊佛詩》的第一首,寫順治與董鄂妃相愛及成婚後的生活:董鄂妃美艷動人,令順治一見傾心,恩寵無比,二人誓言生死與共,永不分離。正是:「攜手忽太息,樂極生微哀。千秋終寂寞,此日誰追陪。陛下壽萬年,妾命如塵埃。」可是,在「願共南山槨,長奉西宮杯」,這恩愛之背後,「披香淖博士,側聽私驚猜」,有些隱憂。
第二首寫董鄂妃死後,順治悲痛欲絕,不惜重金為董鄂妃搞盛大祭禮。他在景山和西苑分設道場,把無數珍寶給董鄂妃陪葬、施捨予佛寺,又大赦天下。他悲痛得茶飯不思,就算「尚方列珍膳,天廚供玉粒。官家未解菜,對案不能食。」他每想到早夭的皇子,「甫望倉舒墳,掩面添悽側。」
第三首,寫順治到清涼山尋訪董鄂妃。有說董鄂妃前生是佛徒,今生為貴妃,死後又回歸佛國。順治到了清涼山,彷彿看見一朱欄圍繞的高閣裏,「中坐一天人,吐氣如栴檀。寄語漢皇帝,何苦留人間。煙嵐倏滅沒,流水空潺湲。」這有如向順治作出召喚。
第四首寫順治遁入空門的決心和參悟的佛道。「嘗聞穆天子,六飛騁萬里。仙人觴瑤池,白雲出杯底」,又如「龍象居虛空,下界聞鬥蟻。乘時方救物,生民難其已。淡泊心無為,怡神在玉幾。長以兢業心,了彼清淨理。」意思是佛國五千羅漢中,最勇猛大力的是如龍如象的「龍象羅漢」。祂高居太虛,人世間的鈎心鬥角、紛紛擾擾,如群蟻爭鬥。順治為天子,順應時勢,救民於水火,使老百姓擺脫紛擾苦難。順治在位時兢兢業業,有入世之心,如今出世,遠離世間的邪惡和煩惱,從此皈依佛門,清心寡慾,怡神養性。如果順治懷着「持此禮覺王,賢聖總一軌」的心情去拜佛,做到真正的大徹大悟,那麼做皇帝和成佛,都可視作同一歸宿。
吳偉業既為清初人士,官至國子監祭酒,對當時之實況應較為清楚真實。有學者文廷式指此詩是吳偉業壓卷之作,文辭悽沁心脾,哀怨動人,堪與《長恨歌》和《琵琶行》齊名。不過有人又覺好像有點過譽,說此詩所述好像是為董鄂妃而寫,非為順治而作,把此詩與白居易的《長恨歌》相比較,並不恰當。
另有一個疑點,是此詩暗示了「順治出家」,為與官家聲明不同,讓吳偉業背上罵名,受人指責。而他寫得撲朔迷離,虛幻神遊,卻沒有肯定的話確定順治真的出家了,這使到文學家和史學家都議論紛紛而得不到結果。
◆雨亭(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