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難有正向反饋 本地籌款不易

  與豆豆約定在這天上午十點見面,她一手拿着路邊買的卷餅做早餐,一手不停地接打着電話,天微微雨,她沒有撐傘。帶香港文匯報記者上樓後,她先是打開電腦處理了一會工作,才坐下緩緩地聊起天來。「我們工作人員一共只有四名,現在有一個妹妹請產假,就更忙了。」豆豆認為,雖然現在「奇恩小家」已經可以正常的運轉,組織的各種志願者活動也得心應手,但她始終對「小家」的未來有着隱隱擔憂。

  2017年剛剛創辦「奇恩小家」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經有很多類似的機構,但重慶還是一片公益荒漠。豆豆說自己很感謝重慶市渝中區民政部門,在公益機構的備案、評級上一路綠燈;社會也有不少基金會和愛心企業、人士捐款,去年麻六記為「奇恩小家」捐款了20萬元人民幣,還定期寄來火腿、粉絲等許多方便食品。

  因信任與愛而堅持

  「不過經費始終是懸在空中的一個隱憂,」豆豆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粗略估算,一年運營的費用大約在60萬至70萬元,這對一個成熟的公益機構來說雖不算多,但是在募集經費的過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難。「社會的愛心企業很多,但是他們捐助一個機構是希望得到正向反饋,比如小朋友們是不是可以一起拉個橫幅、一起出遊拍張照片等等,我們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你也看到了,我們的小朋友和家長都不願意出鏡,早些年我們自己也不願意接受採訪,因為這些孩子如果以後生病去世了,公開的影像紀錄會讓家屬難以面對。」豆豆說,曾經有一個愛心企業聯絡為小家捐款,並稱需要做一些宣傳,「我沒有辦法告訴他們,在他們的支持下,『小家』住進來多少患者?治癒了多少?更不能說多少孩子治療後不幸去世了。經費大部分用於房租、水電等日常開支,我們只能每年做一些記錄手冊寄給他們,希望他們理解。」

  因為「奇恩小家」的住戶主要來自外省市,也遭遇在本地基金會的籌款困難。「重慶本地的基金會希望我們的住戶都是來自重慶,但這是不可以的,重慶本地人大多數都有住房,我們做公益的初衷,是讓有需要的人得到庇護。」

  雖然服務癌病家庭這條路難走,可是總有人要做這件事,總要有人因為使命感而堅持。豆豆的朋友圈裏轉發了一段來自「奇恩」長期志願者的話:「有人問我,這麼多年,看到了這麼多孩子會變得麻木嗎?沒有。我們還在不斷地反思怎麼才能滿足家長和孩子迫切的所需。不止是「奇恩」在堅持在努力,「奇恩」身後還有一群素未謀面的家人們,不斷地輸送信任與愛給我們,讓我們能在一線穩穩地堅持下來。我們也將接受到的每筆物資都用到實處,希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