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開徵新稅打擊投資消費意慾

  特區政府今年度肯定會出現千億財赤,近期不少團體建議政府擴闊稅基開徵新稅。工總主席莊子雄指出,「我們明白政府近年出現財赤,應當要開源節流,但香港的簡單稅制及低稅率為經濟發展重要基石,相信政府不會貿然開徵影響投資及消費意慾的新稅項。」他希望財政預算案會精準落墨,提振經濟,例如明確地投放資源於創科及新型工業發展,提供稅務誘因吸引企業於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和先進生產線,促進經濟結構多元化,將來回報收益可期。

  出口情況未穩 影響復甦動力

  莊子雄指出,今年仍面對外圍眾多不明朗因素,前兩年環球經濟受到美國聯儲局加息影響,香港股市亦因而受挫,今年的環球經濟亦有可能受到美國大選對國際關係衝擊的影響,再加上近年頻現而無法預測的「黑天鵝」事件,政府要做好準備,以免經濟受到衝擊。他建議,政府可進一步促進與其他地區的經貿往來,利用內地及東南亞地區的購買力,以改善工商業界的營商環境。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亦指,雖然面對龐大的財政赤字,當局有責任確保公共財政穩建,但目前香港經濟仍面對很大挑戰,一是外需積弱:發達經濟體復甦乏力,疫後歐美市場積極去庫存,令海外市場的需求滑坡。同時中美貿易戰持續,國際供應鏈因地緣政治、疫情、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而加速重整,加劇中國出口市場和出口商品結構的轉變。

  消費外流拖累經濟復甦

  二是內部經濟動能漸顯後勁不足:疫情改變市民消費習慣和減少夜生活,而且疫後經濟復甦未及預期,股市和樓市雙雙陷入調整,令部分市民減低消費意慾和熱衷於增加預防性儲蓄。更令人關注的,是港人大舉北上消費和「報復性」外遊,而訪港遊客的人口及地理結構、消費偏好發生重大改變,以致出現消費淨外流的現象。

  三是牽涉中長期結構性問題:近年香港因人口老化、移民等問題而引發勞動人口供應減少,加劇人力資源短缺的窘境,不但使工資上漲,亦迫使商家推行節省人手的措施,例如縮短營業時間甚至以犧牲服務質素為代價。同時,租金偏高甚至逆市上升、利率高企和資金面偏緊的金融環境拖慢了營商成本結構的調整,亦不利於企業對設備等固定資產及技術的投資,進而阻礙本地產業營運效率的提升,加速本地消費力流向境外,特別是價格競爭力和品質均大幅提升的大灣區內地城市。

  盧金榮希望當局可繼續推行一次性的回饋,與業界共渡時艱。廠商會亦認為現在並非合適時機開徵新稅項,以免加劇本地企業和市民的負擔,以及削弱香港吸引企業和人才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