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受落「金融網紅」 投資組織促應對

  香港文匯報訊 社媒上不時有「金融網紅」提供投資建議,吸引許多年輕人觀看,但當中涉及高風險投資產品,許多受害人因此血本無歸。全球投資專業人士組織CFA協會近期發布《金融網紅的吸引力:社交媒體時代的投資》報告,顯示Z世代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方面,接受金融網紅提供的指導多於正規金融顧問,當中存在明顯的風險,協會呼籲監管機構和業界採取更多行動,以應對有關現象。

  該研究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荷蘭的社交平台內容進行分析,以識別金融網紅內容的主要特徵。在經檢視的內容中,45%提供指導(提供有關投資的一般信息,但無建議採取特定行動的內容),36%包含投資推廣(投資產品的營銷和廣告),32%包含投資建議(建議採取特定行動的內容)。53%的推廣內容包含信息披露,但僅20%包含投資建議的內容有作出信息披露。此外,27%的內容包含相關連結。

  信息欠周詳 礙消費者評估能力

  協會高級研究主管普里斯說,研究顯示金融網紅提供的內容,往往在信息披露方面欠周詳,或會阻礙消費者評估信息客觀性的能力,且部分投資者可能根本不了解金融網紅在何時和如何透過推廣金融產品來獲得報酬。他指出,不同市場對投資建議的定義存在差異,這增加了金融網紅的複雜性,也令使用其內容的消費者處於灰色地帶。一些金融網紅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活動受監管,並需作出適當的信息披露。協會敦促監管機構考慮為投資建議設定通用定義,企業和社媒亦應與金融網紅合作,確保他們遵守適用的政策。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去年7月宣布新指引,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社媒帖文同樣需為消費者提供負責任建議,限制這些高風險推廣對消費者帶來「重大傷害」。FCA要求企業監督社媒名人進行投資宣傳和推廣,讓他們能負責任地與「粉絲」溝通。社媒上一些搞笑貼圖或帖文若被認定有意吸引用戶,加入高風險的加密貨幣等投資,也會被納入監管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