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公民科】涵蓋環保經濟社會 「可持續」環環緊扣
我們不時在新聞和網上的信息當中,看到全球人類面對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的問題,某程度上就是人類文明發展遇到各種各類的挑戰。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以歐美為主的西方國家開始有人提倡全球觀念,對人類與全球如何發展作出思考,也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開端。
在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主題3「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的四個課題當中,「可持續發展」就是其中一個課題,當中學習重點包括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國家、香港和其他地區在環境保育的實踐經驗」以及「不同持份者在推動環境保育方面的角色和責任」。而在補充說明當中,對於該課題也是圍繞環境保護相關的環境可持續發展為主,包括「環境保育的實踐經驗概略」、「政府、教育界、工商界、非政府組織、個人在推動環境保育方面的角色和責任」。從相關說明來看就知道,對於公民科對可持續發展的教授內容偏重於環境可持續發展。
對於由高中通識教育科轉任為公民科的老師們而言,有關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可說駕輕就熟。因為在舊有高中通識教育科的「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中,環境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部分。而老師在公民科授課時,又有什麼需要關注的重點呢?
如何平衡環保與生存?
對於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老師可參考1972年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當中,所通過的《斯德哥爾摩宣言》和《人類環境行動計劃》。而在會議發布的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中,提出「為了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此外,在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提出「即既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模式。」現時對於可持續環境的論述,基本上是建基於保護和改善環境之上,同時又要滿足人類生存的需求。
因此,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絕非單單是只談環境保育,而是經濟、社會和環境之間,如何在平衡之下取得發展,各部分都是環環緊扣,絕非單獨存在。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人類環境保護意識抬頭,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下,所帶來的污染和環境破壞已影響人類的生存,例如空氣污染和水資源污染已影響人類健康;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因溫室氣體大增而出現「破洞」;因工業生產而產生的廢氣導致「酸雨」,破壞森林和綠色地區。就是因此以往掠奪式、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付出的代價甚大,因此才有「可持續」的理念出現,也是在發展與保育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而在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當中,也慢慢出現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轉變。對於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實現不影響環境和不破壞地球自然環境的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就是追求實現不同國家、地區和人群的財富公平和共同增長。
至於社會可持續發展,其中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產業發展的平衡、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共融。在各方面及各持份者之間取得互利的平衡,就是人類可持續發展和生存下去的模式。
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絕非只重視環境保育,而是經濟、社會、人類活動、環境之間環環緊扣。故此,公民科老師在授課時,可多找一些公民科課程其他的內容作例子,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既可以豐富內容,也可以做到溫故知新。
◆ 羅公明
資深文化工作者,從事新聞及教育工作多年,曾主理公民科和通識科相關網站及參與教科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