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體勿「死谷」 慎防小腸氣

■外科專科醫生洪家偉
■外科專科醫生洪家偉

■舉重應循序漸進。
■舉重應循序漸進。

■不少女士熱愛瑜伽。
■不少女士熱愛瑜伽。


  農曆新年過後,不少人都會加緊鍛煉及消脂,以免「豬腩肉」在夏季時現形,其中較熱門的運動為健身、舉重或瑜伽。不過,原來訓練不當或一味「死谷」,是可以引致小腸氣的。到底什麼是小腸氣?它對身體有什麼害處?這次邀請外科專科醫生洪家偉分享小腸氣的成因、治療與預防方法。

  小腸氣又稱疝氣(Hernia),指內臟自腹壁經身體的缺口向外凸出而形成的腫塊,由於凸出的器官多為小腸,故俗稱「小腸氣」。如果腹肌中有缺口,便於腹部的範圍出現,令內部器官向外隆起,因而產生腫脹、不適、甚至疼痛。洪家偉解釋:「所謂小腸氣,其實是指身體的器官或組織穿過一些孔隙,去到一個不正常的位置,如果這些組織不能經過孔隙返回正常的位置,更有機會導致腸梗塞或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疝氣或觸及神經 引起痛楚

  洪家偉表示,人體不同部位都有機會出現小腸氣,最常見的是「腹股溝小腸氣」(Inguinal Hernia,即「馬甲線」和「人魚線」的交界),這位置的小腸氣可再細分為直疝或斜疝。直疝即直接腹股溝小腸氣(Direct Inguinal Hernia),是指腹腔內的器官,經上腹下動脈內側的腹股溝三角直接向前突起,不穿過內腹股溝環(Internal Ring),一般不進入陰囊。直接腹股溝小腸氣較間接腹股溝小腸氣少見,僅為腹股溝小腸氣病例約5%。

  至於斜疝即間接腹股溝小腸氣(Indirect Inguinal Hernia)是指腹腔內的器官,經上腹下動脈外側的內腹股溝環突出,通過腹股溝通道,可經外環進入陰囊。間接腹股溝小腸氣佔所有腹股溝小腸氣約85%至95%。兩者病徵相似,就是於該位置出現一個腫塊,很多時都是柔軟的,表皮正常。病者可能於咳嗽、長久站立或用力後發現疝氣凸出,但休息或躺平後輕微按摩便消失。當疝氣愈來愈大,可能觸及神經線,甚至因為不能把它撫平或推回腹腔,而引起痛楚。

  腹股溝小腸氣亦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前者的成因主要是由於腹腔與腹股溝之間一條管道,俗稱「小腸氣囊」於BB出生後沒有正常關閉而形成。這個管道在正常的情況下會關閉,但如果在出生後未有關閉,腹腔內的組織便能通過管道進入陰囊或腹股溝(最常見是小腸),形成先天性腹股溝小腸氣。

  至於後天性的腹股溝小腸氣,多是由於年齡增長,以致腹部及腹股溝附近肌肉變弱,腹腔內的小腸因而穿過肌肉間的隙縫進入腹股通道,形成小腸氣。不過,長期咳嗽、便秘等會加大腹腔內的壓力,亦會增患小腸氣的風險。至於舉重等負重運動時,因用力會增加腹腔內的壓力,也有機會出現小腸氣,所以練習時切勿「死谷」。亦有部分女士因過度操練瑜伽,可能會在肚臍出現缺口,形成「臍疝」。

  一旦發現須盡快加固

  如果腸臟長時間穿過細小的孔隙,停留於腹股溝而不能縮回腹腔正常位置的話,便有機會造成腸阻塞,甚至「勒死腸」,腸臟一旦壞死便會引致腹膜炎,嚴重時更會導致敗血病,隨時有生命危險。所以,一旦發現,都會建議盡快做加固手術,以免出現併發症。手術主要有傳統開放式和微創兩大類:

  ■傳統修補:適用於較大的小腸氣,但由於傷口較大,術後的康復時間也較長。

  ■微創修補:傷口較小,術後的康復時間較短,而且能同時為左右兩側的小腸氣進行修補,是近年較常用的修補方法,但手術必須於全身麻醉下進行,如果病人有其他內科問題不可進行全身麻醉,便不能以微創的方法進行修補。

  洪家偉指出,若在出現併發症前便能預先為腹股溝小腸氣進行加固修補,手術相對簡單,只需於缺損的腹壁上鋪上人造纖維網作加固便可。萬一確診小腸氣時已出現併發症,小腸氣不能移回肚子內,外科醫生便要為病人進行緊急手術,一般都會以傳統開放式手術進行,檢驗被勒住的組織是否健康,一旦出現壞死的情況,便要把有問題的組織切除。所以,如果發現兩側腹股溝(髀罅)於咳嗽或用力時有腫塊形成,必須及早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