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先民或南下構建華夏民族

  「黃河以北,列祖列宗。」這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考古學家李濟提出的論斷,紅山文化或更好地詮釋了這個預言。郭大順認為,作為黃帝部族的紅山先民在高峰期南下,與炎帝部族相遇交匯,並由此建立了華夏民族。

  紅山文化所在的遼西地區,地處環太平洋與歐亞大陸兩種文化傳播的交匯處。郭大順提出,其吸收了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和地中海發達的彩陶技藝,特別是以彩陶之路為前身的「草原絲綢之路」為這種文化交融提供了可能。同時向東的環太平洋文化區域,紅山文化的玉器禮制和技藝影響了包括中南美洲瑪雅文明在內的古文明。「玉是紅山的原生文化,但它對外來文化不排斥,在創新中吸收了彩陶等技藝,讓這兩種技法完全不同的文化載體在紅山融為一體。」

  正是以這種「天下觀」解釋了紅山文化如何在世界文明相互影響中誕生,才能揭示其又是如何在發展的高峰期南下的內在邏輯。「這是紅山先祖的一次定向的、主動的南下,他們越過燕山,來到河北北部桑干河流域,並在之後參與和引領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而最近在河北宣化的新考古發現正印證了這一觀點,或將揭開與黃帝有關的古史傳說的謎團,「為考證黃帝的足跡提供幫助。」根據今年1月中旬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3年考古成果交流會的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度宣化區發現大規模紅山文化積石塚,其中的鄭家溝遺址發掘中,出土器物150餘件,其中包含玉豬龍、三聯璧、玉鴞、玉環、玉斧等紅山文化典型器物,同時初步判斷該遺址為一處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塚遺存。

  「關於紅山文化南下的研究早在蘇秉琦先生提出『三岔口』概念時就已經提出。」郭大順回憶,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蘇秉琦就提出由紅山文化南下、仰韶文化北上、內蒙古新石器文化東進,在河北西北部交匯形成了考古學界著名的「三岔口」。郭大順用「歷史的使命感」來形容紅山先祖們的驟然南下,他曾在出版於香港的著作《追尋五帝》一書中提出紅山文化先民南下與炎帝等部族相遇交匯,形成華夏民族的主體。

  那麼現在的科學技術是否能檢測到現代人與紅山先人的聯繫?對此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郭明說,「由於古DNA保存通常不夠完整,目前尚無法將獲取的局部序列精確地梳理出大家想像中的如家族樹狀圖一般的族群關係。」她同時表示,「但目前我們的考古工作仍偏向傳統考古學,DNA技術的應用聚焦在分析人群遷徙、地域族群變遷等方面,希望隨着技術手段的提高,未來的研究中或許能透過技術手段 獲取關於人群自身結構變化等方面更為豐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