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第三年 烏克蘭料更難捱

  前線戰況不利 後方士氣低迷 西方軍援大減

  俄烏衝突自2022年2月24日打響第一槍以來,至今已經打了兩年。過去一年間,俄烏雙方的戰鬥大致上都陷於膠着,但就在兩周年前的關頭,烏軍在頓涅茨克的重鎮阿夫傑耶夫卡失守,令原本均勢的戰況向俄羅斯一方傾斜。前線經歷重大失利,後方又士氣低迷,加上自開戰初期就倚仗的西方軍援已經大幅減少,烏克蘭到底還能不能捱過第三個年頭?

  與一年前相比,烏克蘭當前面對的戰局嚴峻得多。在去年2月,烏克蘭上上下下都還在討論如何發動所謂「春季大反攻」,期盼迅速解放所有被俄羅斯佔領的領土,然而事實是,「春季大反攻」一直沒有發生,而烏軍亦要遲至去年夏季和秋季才在東部展開零星反攻行動,而且大都以失敗收場。反而俄軍在擋住烏軍攻勢後,成功集結戰力,在最近幾周開始在長達1,000公里的烏東戰線上全面發動攻勢,最終達成了將頓涅茨克城以外僅餘的烏軍重鎮阿夫傑耶夫卡收入囊中的巨大戰果。

  阿夫傑耶夫卡是自去年5月以來,俄軍在烏東地區收穫的首個重要據點,該鎮失陷對於烏克蘭而言,既是戰略上的重大損失,也是對後方士氣的一大重擊。與戰事頭一年幾次重鎮失守不同,這次在阿夫傑耶夫卡之戰中傳出的,不再是烏軍將士如何負隅頑抗的英勇故事,而是近300名傷兵無情地遭到拋棄、被困圍城等死的悲慘消息。與此同時,烏軍高層就將阿夫傑耶夫卡失陷,直接歸咎於西方軍援減少導致前線彈盡糧絕,表達對西方不滿。

  高層醜聞不斷 兵源短缺

  前線烏軍因為彈藥不足而士氣低迷之際,烏克蘭後方士氣與一年前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烏克蘭人雖然活在惶恐之中,但仍然因為國家上下罕有地團結一心而振奮,但如今很多後方民眾都甘於偏安一角、貪圖一時的安逸,就連開戰後國內聲望「如日方中」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現在也面對愈來愈大的政治壓力和批評,他旗下的政府高層更接連傳出醜聞。衝突初期烏克蘭舉國那種同仇敵愾的志氣,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後方戰意不足,直接影響就是兵源短缺,如今在烏克蘭要找到精壯男丁願意上前線作戰已經愈來愈難。儘管烏軍在戰場上並非一面倒捱打,但烏克蘭在衝突第三個年頭的前景仍然是不容樂觀。當前烏克蘭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西方軍援的不確定性愈來愈大,例如歐盟早前好不容易才能通過500億歐元(約4,240億港元)的新一輪對烏援助;而類似的另一份援助法案,至今仍然在美國國會卡關。

  展望俄烏衝突第三個年頭,烏克蘭要收復所有失地(包括2014年公投入俄的克里米亞),看來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另一方面,儘管有了阿夫傑耶夫卡的勝仗,俄羅斯要在軍事上徹底擊敗烏克蘭也是接近不可能。在西方軍援不足、戰爭不可能無限期延續下去的情況下,烏克蘭未來或者也就唯有主動求和一途,但是在怎樣的情況、怎樣的條件下談和,相信一切還要等到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才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