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首設高教政研中心

有意進駐「北都區」大學教育城 冀連結灣區增科研合作
今年是香港教育大學成立30周年,校長李子建昨日在新春傳媒聚會上表示,為配合未來發展需要,教大將推出包括教育神經科學及公共領導等多元課程,並將成立首個高等教育領導與政策研究中心,連結全球大學,同時亦繼續重視推動師德與價值觀教育。此外,他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表示支持,教大相關課程上亦會適時增加二十三條立法的內容;又提出教大有意進駐「北都區」的大學教育城,強調方向是要連結社區需要和大灣區整體規劃,希望在社區服務以至科研方面有更多合作。◆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李子建表示,教大去年招攬超過40名學術人員加盟,進一步增強教研實力。他介紹,因應課程策略發展,教大將進一步擴展授課式研究生課程,包括推出教育神經科學理學碩士課程,冀提升前線教育工作者對神經科學知識的認知,讓他們深入理解不同的學習差異,包括學生可能存在閱讀障礙、自閉症、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等問題;又將會開辦高級公共行政與領導碩士課程,讓公務員和有意加入公共行政行業的年輕人獲得最新知識,加強公務員相關培訓。
盼發揮跨學科協同效應
教大亦將多個屬下中心重組成兩所新成立的學院,包括「教育發展與創新學院」集中有關國情及中華文化的栽培、生命教育、專業與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等,而「應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來學院」則加強在人工智慧、數碼發展、STEAM教育,以及推廣應用政策研究、國安教育等,希望促進及發揮跨學科的協同效應。
特區政府正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進行公眾諮詢,李子建認為,這涉及國家及特區層面,有需要推行,個人是「一定支持」。他說:「想像不到(二十三條立法對大學)會有任何明顯影響」,因大學有既定政策保障學術自由,教職員會在適當和合理規範下按專業判斷進行學術交流。
研究中心適時加入二十三條立法內容
而教大上月亦成立了「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研究中心」,他表示研究中心會適時及適當加入有關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內容,讓學生與時並進掌握相關知識。他又指,該中心希望結合本地、內地以至全世界的專家在教材及培訓等方面進行協作,為本地其他行業機構提供培訓課程,令社會更認識中國文化和國家發展。
就教資會早前公布,教大上學年的教員離職率為13%,為八大中最高。他認為,實際流失數字不算高,情況「一點也不嚴重」,因離職關乎教員個人不同人生選擇,包括退休、轉工、離港等,不認為存在所謂「移民潮」;而事實上教大近月招聘人才,「過程十分順利,有很多海外同事正在加入。」
對於進駐「北都區」的大學教育城,李子建認為教大可從中發揮專長,除了設立科研和培訓基地,更能配合區內的特殊教育需要,為社區提供專家支援;此外更可考慮連結整個大灣區的整體規劃,與灣區內地城市加強互動交流,於社區服務和科研有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