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領航】海底撈得益餐廳網絡持續擴張


  獨立股評人岑智勇

  周三恒指低開,首分鐘下試16,139點低位後,走勢反覆向好,首15分鐘急升逾200點,之後走勢反覆向好,在中午收市前升至16,756點。午後出現獲利回吐,全日波幅617.2點。恒指收報16,503點,升256點或1.57%,成交金額1,224.44億元。國指及恒科指分別升2.24%及2.66%,以恒科指走勢較佳。

  恒指以陽燭收市,一度升至1月2日以來高位,惟未能升穿100天平均線;收市水平更返回保歷加通道內。不過,收市水平靠返保歷加通道頂部,偏向超賣。MACD牛差擴闊,全日上升股份1,222隻,下跌601隻,整體市況偏好。

  海底撈(6862)的主要業務為於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從事餐廳經營、外賣業務、銷售調味品及食材以及其他業務。集團發盈喜,料2023財年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預計將不低於41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比例不低於33.3%;去年同期為310.4億元。

  持續經營業務收入上升原因為隨着針對新冠疫情的管控措施取消及經濟復甦,海底撈餐廳客流量增加,經營表現好轉。相較集團在2022財年的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約16.4億元,集團料2023財年將錄得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不低於44億元。淨利潤改善之原因包括海底撈餐廳的翻檯率提升及營運效率改善所致。受匯率波動影響,集團於2023年上半年錄得淨匯兌收益約192.5百萬元並於2023年下半年產生淨匯兌損失。

  新冠疫情後業務強勁復甦

  撇除匯兌收益及損失的影響,相較2023年上半年,集團於2023年下半年的淨利潤預期增加不低於10%。集團預料2023財年務業績預期將反映在新冠疫情之後的強勁復甦。相較集團截至2019財年(新冠疫情前整個財政年度)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及淨利潤分別約249.4億元及25.6億元,料2023財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及淨利潤亦預期分別增加不低於65.9%及71.8%,主要歸因於海底撈餐廳網絡的擴張。

  近期集團股價向好,並在金融科技系統出現信號。集團市盈率為49.4倍,在同業中的較高位置。相信待2023財年業績公布後,有望拉低估值。(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股份,並為個人意見。)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