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女高音蕭凱恩:願歌聲照亮他人路


黑暗中堅持追夢 冀代表香港登上國家舞台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若雙眸蒙塵,你是否還會在黑暗中堅持追逐夢想?對自幼因眼癌而永久失明的「90後」女高音蕭凱恩而言,視障從來都不是難以跨越的困苦,她是近20年來全球首位考取英國皇家音樂學院ABRSM樂理公開試第八級的視障人士,也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首名視障畢業生。如今正於香港演藝學院攻讀音樂碩士課程的她不僅每日苦練歌藝,更在音樂劇中精進演技,發掘自己的無窮能量。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未來她冀代表香港走到更大的舞台,唱出弱勢群體的心聲和故事,也願化作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更多視障人士的追夢路。◆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當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他同時會幫你開一扇窗。在沒有光的世界,蕭凱恩依然樂觀面對人生,由牙牙學語唱起兒歌,到鍥而不捨地學鋼琴和唱歌,陪伴左右的家人待她如「普通人」般,鼓勵她不斷嘗試新鮮事物,也令她更相信心態大於一切。她說:「我相信所有的事情,只要有信心就會做得到。唱歌令我明白,我原來可以做到比想像中更多的事情,我可以衝破自己的視力障礙,做到超越普通人所做的事。」
熱心公益 讓愛照亮世界
蕭凱恩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積極投身義工服務,她常赴不同的學校和機構演出,亦曾到貧困山區探訪孤兒和留守兒童,一路走來,她聽到了許多少數族裔人士、殘疾人士及學生的感人故事,她希望將這些故事融入歌曲中,藉歌聲為更多人帶去溫暖和能量。去年11月11日「器官捐贈日」之時,她受邀擔任活動大使並演唱《讓愛照亮全世界》,「前路幸福滿載,喜善學,受益再助人,懂去善人,他朝廣布愛……」這首韋然作曲、半島東扶輪社社長黃琦雅填詞的歌曲,令凱恩感觸良多,「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其他人,器官捐贈固然是其中一樣,人生中我們還可以做到很多事。」她補充道,「最近我每日都要去學校綵排,在街道上總是遇到熱心人施以援手。記得有一次我快要遲到,有位熱心人士見我很着急,主動陪我去到演藝學院……」
任何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善行,都擁有不可思議的生命力,終能匯聚成綿長的善流,讓人間處處有愛。她由此呼籲大家多些參與義務工作和活動,「當你接觸過殘障人士,你的生活體驗會很不同,會更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
她近期亦赴澳洲悉尼非牟利機構康恩關懷中心,鼓勵當地華人癌症患者和家人,「康恩很有心,設計了一齣短劇介紹我出場,描述一位眼癌病人做完手術後發現自己失明,很不開心,而我則在這時出場鼓勵她。」她跟隨這間癌症關懷組織走到悉尼各處,既唱歌也分享自己的故事,「很多觀眾都覺得這次音樂會達到專業水準,其實與我一起演出的樂手大部分都是醫生,他們不只藝術高明,音樂造詣也很高。我很感恩,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專業和興趣讓社會多些溫暖和光亮。未來我也希望再去澳洲更多城市,鼓勵更多病人。」
特別的是,她還在舞台上鄭重感謝了一直支持和鼓勵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並親自為每個人挑選了禮物,她說:「我選了一條星星頸鏈給妹妹,並對她說,很開心和她一起成長。我喜歡與她一起扮靚,無論有什麼挑戰我們都會共同面對。家人是我的幕後英雄,很開心這次的澳洲之旅有他們陪伴,在溫暖的環境中共同感受喜悅。」
精進演技 迸發無窮能量
在香港演藝學院進修的日子,蕭凱恩如同一塊海綿般,浸在藝術的海洋裏,無限吸收新知,亦在音樂路上腳踏實地,穩步前行。前年,她在《仲夏夜之夢》選段演出中扮演王后;去年,她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辦了自己的首場音樂會「樂悠心聲」,亦有機會在《費加洛的婚禮》選段中飾演伯爵夫人,及在《蝙蝠》中演繹男爵夫人一角。她為新角色做了大量的資料收集,頗有得着。「當時的伯爵夫人們平日除了照顧小孩之外,也熱心慈善事業,會資助藝術家及作家創作,或在家中舉辦圓桌晚宴探討藝術。莫扎特也曾受到伯爵夫人的贊助,還專門為此作了一些歌表達感謝。」她補充道,「原來慈善事業在幾個世紀前已經有,前人的堅持使我們現在也會繼續做這件事。」
她笑稱,另一個有趣的方面是自己正在學習如何運用表情去表達不同的歌曲,她引用演藝學院聲樂系主任阮妙芬教授的話激勵自己:「雖然你看不到,但觀眾會看到你,遠處的觀眾也並不知道你看不到,所以表情變化很重要。」當她不能藉照鏡子來練習時,想像便成為她心中的明鏡,「我會透過想像來練習表情的變化,例如當伯爵夫人妒忌時,我便會想着自己經歷過的不開心的事情,這令我的表情更豐富。」對愛笑的她而言,演繹角色的抑鬱情緒也是一種挑戰,「要衝破過往的框框,但我很開心。」
她不止一次以「有趣」來形容那些新鮮事物,分享自己的理解:「歌劇有趣的地方是需要以身體表達音樂,以前我只是以個人身份演唱歌曲,講自己的故事,與觀眾分享生命的美好。但在歌劇中,一上台就要通過表情和動作告訴觀眾,原來我就是那位角色,要讓觀眾感受到劇情的氣氛,從而抓住觀眾的心。」為在接踵而至的歌劇演出中做到最好的自己,她每日清晨除開聲外也會拉筋熱身,亦會與妹妹一起學做瑜伽,「這些都可以幫助身體更放鬆,令我更能夠表達出歌曲的內容。」
興趣廣泛 豐富人生體驗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音樂路上,蕭凱恩從未放緩前行的腳步。她認真地講起《傷仲永》的故事,以此告誡自己終身學習的重要性。「當我所學愈來愈多,也愈來愈覺得還有更多的知識需要學習。未來我會繼續學習表演技巧,挑戰愈來愈難的歌,也會繼續上瑜伽班並嘗試學舞,持續增值自己。只有接觸多些不同的事物,豐富人生體驗,唱出的歌才會有養分,才會感動觀眾,引發共鳴。」
去年舉辦的音樂會令她記憶猶新,當鍾意古典和流行樂的觀眾聚首一堂,當台上與台下共唱一首歌,她感到溫暖的同時,亦相信自己去年已經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我希望可以與不同的樂團合作,舉行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會或者分享會,也在思考如何用更貼地的方式令更多觀眾鍾意古典樂。音樂無疆界,無論什麼類型的歌曲,都值得大家欣賞。」
凱恩興趣廣泛,潛心鑽研音樂之餘亦擅長烹飪,無論是時令菜式還是西式甜品都手到拈來,對她而言,烹飪與音樂都可以令自己心情愉悅。「靠聞味道和用鍋鏟感受食物的變化,即使失明人士也可以煮到很多款餸菜。」她由此鼓勵大家勇於嘗試新事物:「不一定是音樂範疇,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最好的發展方向,只要鍾意並有信心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