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年「龍」文物 追溯「龍」文化

  甲辰龍年,新歲崢嶸。上海博物館攜手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博物院,推出「春光龍融——上海博物館龍年迎春展」,展出八件不同時期、形象各異的龍文物,闡釋龍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體現各時期的工藝水平和審美趣味。

  文:章蘿蘭 上海報道 圖片由上海博物館提供

  本次展覽的八件龍文物包括上海博物館藏的西周晚期龍紋盤、金代定窯白釉印花雲龍紋盤、明末清初尤侃犀角雕六龍杯、清代乾隆年間景德鎮窯青花胭脂紅雲龍紋雙耳扁瓶、近代珊瑚龍,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的紅山文化晚期玉玦形龍,以及西安博物院藏的唐代金龍和唐代鎏金銅龍首銀鏈。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本次展出的龍文物是先民適應、改造自然的見證,也是多元文化藝術融合的寫照。「我們將龍視作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及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的象徵,龍的傳人繼續書寫創造着歷史。」褚曉波希望,值此龍年新春之際,觀眾可以從展覽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春光暖意和昂揚生命力。

  龍為古人心中吉祥神獸

  作為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精神圖騰,龍的甲骨文有角、巨口、曲體、勾尾,造型明確。龍的起源至今眾說紛紜,有爬行動物、天文、圖騰、昆蟲說等,匯集了古今想像之大觀。龍的圖像相應也靈動多變,有的似鱷似蛇,爬行盤繞,有的似獸,騰躍奔走,在此基礎上又有許多複雜紋飾和變體。據文獻記載,龍的重要特質是「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它是一種上天入地、興雲布雨的超凡存在,對於農業社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此外,龍亦是古人心中的吉祥神獸,指示着東方和星宿、帝王和權力,又被吸納進佛教與道教體系,發展出影響至今的龍王信仰。

  展品中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的紅山文化晚期玉玦形龍,於遼寧朝陽市牛河梁遺址出土。這類玦形器被認為是龍的早期形象,根據造型推測可能源自豬、熊或蠶等,體現了龍文化起源的豐富性。牛河梁遺址是紅山文化晚期一處大型祭祀遺址群,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遺址內的高等級墓葬以玉器為重要隨葬品,可能將其視作通神的工具。

  西安博物院藏的唐代金龍長首獨角,巨目闊口,眼與耳下有三撮短鬚,作騰空奔馳狀,腳爪銳利,爪為三趾。身軀較直,下部鏤空處鑲嵌綠松石。角、三爪及尾上各有一小孔,為穿鉚釘之用,推測其應為某件器物上的裝飾。龍鱗清晰細密,形態矯健有力,反映出唐代高超的工藝水平和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