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錄/逛廟會逛的是什麼\胡一峰

  龍年,北京廟會重啟,廠甸亦在其中。恰好今年在京過年,初三上午趕了一次廠甸廟會。廠甸在和平門外,古稱「海王村」。「廠」為琉璃廠,因有琉璃窰而得名,窰前的空地即為廠甸。自明代起,書肆雲集於此。逛廠甸是舊時文人的時尚。廠甸廟會向稱「文市」,賣的是文人讀書作文、消磨時間的物什。史載:「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畫、紙張、書帖為正宗,乃文人鑒賞之所也。惟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列市半月。」又說,「每於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貨雲集,燈屏琉璃,萬盞棚懸;玉軸牙籤,千門聯絡;圖書充棟,寶玩填街。」

  這番景象今日再難復現。當代文化風尚、文人生活和收藏體系都與古代大有不同,古董古籍藏於公共機構或豪富之門,留給民間流通的鳳毛麟角。今年廠甸廟會只有筆墨紙硯、藝術品出售。中國書店雖開張,舊書極少,乏善可淘。加之「文市」本色,廠甸不設小吃攤,聞不到油煙撲鼻的烤串味,也沒有焦甜的糖人糖畫,網上風評不佳,一片勸退之聲。

  不過,廠甸的人還是不少,大半是中老年人,偶有帶孩子的年輕夫婦。前者想來是懷舊,後者大概是讓孩子受受傳統薰陶,雖這複製的「傳統」與被複製者已相去頗遠,亦可略見昔日風貌。而今日廟會的意義正在於此。

  在廠甸「廟會Walk」時,我見到好幾夥老哥們老姐們相約來逛的,他們以老年人的頻率慢走緩語,交換着關於「一代不如一代」的最新例證,廟會上的一切東西,幾束毛筆、一對兔兒爺,甚至路人裝束,都成為他們的話頭,一點點勾出縫進皺紋裏的時光。孩子們可就活潑多了,指着牆上的招貼畫,店裏的文創,刨根究底地問着十萬個為什麼,或是央告大人買相中的玩物。就這樣,廟會成為一個獨特的大型社交場,在加固或建立起人與人、今天與過去的聯繫中,證明或獲得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