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街市與城市\蘇昕仁

  圖:中環街市一景。\資料圖片
  圖:中環街市一景。\資料圖片

  如今的中環街市已然成為香港的觀光景點了。除了作為經過保育活化的三級歷史建築,中環街市還匯聚本地文創品牌、環保與地方特色百貨、藝術與時尚小舖、美食與飲品等等,吸引了大量文藝青年和外地遊客,在一個至今一百八十多年歷史的老街市裏,再度迸發新鮮活躍的青春氣息。可除了一一了解品牌、閒暇時候逛一逛各具特色的店舖,中環街市還有什麼值得了解的歷史、或應該分享給觀光客的內涵嗎?說到這裏,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何藩。

  何藩(一九三一至二○一六)是著名攝影師,十八歲從上海移居香港,便開始在大街小巷遊蕩、攝影,通過參與許多國際性獎項而成名。他因為多數拍攝街頭,又常常在某個地點反覆觀察,守候一個精準的時機才按下快門,從拍攝風格上說,脗合布列松所論述的決定性瞬間,何藩認為文字藝術表現記憶,而影像特別是攝影,體現的就是時機,所以他也被譽為「東方布列松」。其捕捉光影的手法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也令他成為前衛攝影家。而香港的市井生活和普通百姓是何藩攝影的重要題材,出版過專門的影集如《香港追憶》等,當中也拍攝過中環街市,如《香港·往日情懷》所收錄的〈迷濛世界〉(一九五九),相片中標誌性的樓梯設計今天依然保留在活化後的街市內,形形色色的市民往來,光從頂上的天井投下來,恰好照亮了每個人物的輪廓,雖然相片中的元素並不多,但那裏的生活氣息和市井平民的生命力被呈現得恰到好處,沒有過分的光環。

  除了何藩,中環街市自身就有悠久的歷史,徐頌雯的《香港街市》一書對此着墨不少,也收集了相當一部分資料和相片。而在紛雜的歷史裏,中環街市值得我們去了解的,首先是其建築的變遷,因為當中不僅有時代生活的變化,更涉及到了城市生活相關制度的探索與完善。

  第一代的中環街市於一八四二年五月十六日開幕,當時政府為了在華人聚居地集中小販、疏解交通而興建的,是香港第一所公眾街市。街市靠幾棟樓來運營,大片空地則是留待未來開發。可許多樓出於當時的經濟條件只不過是棚寮,很容易受火災或惡劣天氣影響,室內環境也不佳。因此當時政府規定市場的承包商必須負擔街市的維修、改建工作,包括改瓦頂、修溝渠、鋪新路等。不過中環街市還是飽受詬病,譬如固定商販多,農民自由買賣較少,石枱石柱阻礙清潔等,加之治安不良,商販留宿,都導致街市的衞生條件並不好。一八五八年,經政府收回自行運營、並正式刊憲為法定公眾街市,第二代中環街市原址重建完成,不過,重建後依然是建築低矮、通道狹窄,不利於衞生的改善。

  及至一八九五年,第三代的中環街市再度重建而成,政府對此花費了許多心力財力。街市兩側的私人土地被買下來,開闢出現今的租庇利街、域多利皇后街,使得中環街市不僅地皮擴張,且前後左右都有道路圍繞或面向海濱。新的街市前後各一塔樓,把街市南北兩座雙層主樓連通,主要是留給街市警察和看更居住的,商家不再被允許留宿。建築不僅外形考究,內部也用鐵柱鐵樑配合木條重新構造,形成許多店舖和攤位,並在不同座、上下層都作出合理分類。更重要的是,街市得到統一、公平的管理,承包商對街市的壟斷和隨意支配不復存在。

  而現時的中環街市是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開放的第四代,面前的皇后大道改稱皇后大道中,海濱空間也因為填海、開闢為德輔道中。政府當時參考了位於上海、更為現代的街市,譬如當時的福州路市場、小沙渡路市場與新建的中環街市都有些相似。新街市不再保留維多利亞風格,轉而現代化並增高了一層,加裝升降機和垃圾槽等,整體更為簡潔實用。何藩所拍攝的正是這一代的街市。環境衞生、食物新鮮,給街市帶來了活力。

  如今到中環街市,當然不再是為了採購蔬果海鮮,但透過走進歷史建築,感受時光、環境、制度的變遷,會發現這些被認為是靜止的建築物,其實左右了動態的社會生活,建築的一呼一吸,決定着一座城市的民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