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增7醫療機構可用港長者醫券

◆左起:李力綱、盧寵茂、何理明。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左起:李力綱、盧寵茂、何理明。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在港大深圳醫院用過醫療券的長者有1.6萬人,可見需求較大。資料圖片
◆在港大深圳醫院用過醫療券的長者有1.6萬人,可見需求較大。資料圖片

◆香港長者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看診。 資料圖片
◆香港長者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看診。 資料圖片

粵港門診和牙科服務收費比較
粵港門診和牙科服務收費比較

  分布深穗莞中山 首次有牙科專業機構參與

  香港醫療資源匱乏,其中一個破解之法是結合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療服務。香港特區政府從「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入手,昨日宣布增加5間綜合醫院和2間牙科醫院納入計劃,接受香港長者醫療券,有關醫院分布於深圳、廣州、東莞和中山。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形容,是次計劃有四大突破,包括首次衝出港深覆蓋大灣區核心、首次有非港資內地三甲醫療機構參與、首次有民營醫療機構參與、首次有牙科專業醫療機構參與,定居於廣東和香港的合資格長者都可受惠。◆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 

  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詳情,公布共新增7間位於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療機構納入計劃,包括5間提供綜合服務的醫療機構,分別是位於廣州市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位於南沙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東莞東華醫院,以及位於深圳的新風和睦家醫院。

  連同目前已可使用醫療券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及華為荔枝苑門診,日後將有7間大灣區綜合醫療機構可使用香港醫療券。而新增的兩間牙科醫院則為深圳紫荊口腔門診部/深圳朱勝吉門診部,以及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

  近1.6萬長者在港大深院用過醫券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醫療券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醫療機構使用的需求持續增加。根據港大深圳醫院的長者醫療券使用數據,由2015年至2023年,共有接近1.6萬名長者使用過,「目前在廣東省9個城市居住的港人超過50萬,長者佔8.8萬,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過醫療券的長者就有1.6萬人,可見需求較大,亦預計未來就診人數會增加。」港大深圳醫院該8年間使用長者醫療券就診人次達165,422,金額達5,179萬港元。

  醫衞局副秘書長李力綱表示,地理位置、服務質量、管理及營運經驗、服務範圍、服務容量、收費標準及水平、對醫療券有基本認知,以及優勢服務是選擇醫療機構時考慮的八大因素。「地理位置上,除了滿足所選城市是港人居住集中的城市之外,醫療機構所在的地理位置亦方便市民去往。」他指,參與計劃的兩間牙科醫院均靠近港深口岸處,既能便利在深安老的香港長者,亦能為居港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

  他又指,所選的三甲醫院是經廣東省衞健委推薦的高質量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及南沙院區均是國家高質量發展醫院,全國共有14間,廣東所佔的兩間均被納入計劃。」民營機構的選擇則經過香港衞生署廣泛市場調查,並經過審查而篩選出。

  若有金錢爭執 按現有機制處理

  收費方面,李力綱表示,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備受內地單位嚴格監管,能確保試點機構不會因醫療券而增加收費,以及醫療券只適用於指定科室/基層醫療服務,「2023年港大深圳醫院每宗醫療券申領交易的平均金額為309港元,以此可作收費參考。牙科診所的一般收費都比香港低。」

  他指,倘若醫療券持有人與機構在金錢上產生爭執,香港衞生署會按現有機制處理,「目標是服務可用、質量可靠、風險可控、責任可究。」盧寵茂補充指,港大深圳醫院加入計劃8年以來,未曾出現過嚴重金錢糾紛。

  盧寵茂表示,香港的醫療人員,包括醫生及牙醫,已可依政策於大灣區執業,故認為絕對有需要讓醫療人員可在內地執業之餘,巿民亦應有權在大灣區選擇合適服務。

  不應前設KPI 長者選擇是最佳指標

  他強調,該計劃初心是為在內地養老長者和居港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讓他們都能得到更便利的醫療服務,故不應前設KPI,因為長者的選擇就是最佳的指標,日後亦會定時檢討數據,並會「用數字說話」去斷定計劃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