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預算案建言】研究增加收入方案 達至公共財政收支平衡(上)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

  編者按: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2月28日發表,本報論壇版邀請各方專家,撰文分析公共財政未來着力點,推動各界排除障礙、把握機遇,共同開啟香港由治及興新篇章。

  在2018/19政府財政年度及之後5個政府財政年度中,特區政府公共開支有4個財政年度入不敷支。香港出現的財赤,究竟是結構性還是季節性呢?回顧歷史,或可找到參考經驗。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遭遇連續6年財赤問題,要待2003年內地對香港開放個人遊,香港經濟大幅度反彈,財赤才得以隨經濟好轉而消失。

  經濟好轉財赤消失

  2003年之後的15年內,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香港錄得輕微赤字外,其餘14年都是盈餘。2019年香港第二度面臨嚴重赤財,當年修例風波影響經濟活動。2020年開始,受3年疫情衝擊(2020年至2022年),香港各行各業大受打擊,政府為穩經濟、撐企業、保就業,撥出大量開支,引致年年財赤。

  可見,自回歸祖國以來的26年,香港有11年出現財赤。

  審慎理財是每個經濟體應堅持的原則。按照基本法規定,特區政府財政應盡量做到政府開支與香港經濟增長相適應,即使個別年份不能做到收支平衡,但長遠來說也應努力達至收支平衡的目標。

  由2019年起至今,特區政府在四個財政年度錄得赤字,有人認為這或會偏離基本法。要達至收支平衡,須量入為出,這是普通市民都懂的道理,即支出必須少於或等於收入。特區政府的收入分為經常性及非經常性;支出也分經常性及非經常性。要達至短期平衡,經常性收入應該能夠支付經常性開支。不過從特區政府過往財政紀錄來看,經常性收入不足以支持經常性開支是大概率的事。經常性收入包括政府收取的直接稅,例如薪俸稅及利得稅等;非經常性收入,例如股票印花稅、物業買賣印花稅、政府賣地收益、發展商補地價等,會受到經濟周期影響。

  對於企業而言,如果出現赤字,要達至收支平衡,最佳方式是減少支出。因為企業能百分之百控制支出,但收入受到外圍經濟環境影響,變數較多,非企業所能控制。香港作為一個經濟體,能否使用這種方法?

  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制定,要跟隨一些傳統會計準則,通常估算較保守,以免出現實際情況與預算結果有較大偏離。對於預算案中開支部分,準確度較高,因為政府可以根據過去提供的服務成本作出較準確估算,但收入部分同樣會受到環球經濟影響,特別香港是一個細小開放型的經濟體。

  目前非經常性收益銳減

  2023至2024年的財政預算案,其實也是赤字預算,預計赤字有543億,但按照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透露,該年度的財政預算會出現超過1,000億的赤字,比最初的預算多了幾百億。這幾百億的額外赤字並不是因為政府有特別開支,而是部分非經常性收益未及預期。

  政府收入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為現時本港股市交投大減、流動性下降,股票印花稅收入大減。政府已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研究增加香港股市的流動性,希望刺激股市交投量。

  第二,物業買賣印花稅、賣地收益減少。美國過去兩年不斷加息,現時美國聯邦基準利率達至5.25至5.5厘,香港銀行同業拆息跟隨美息上升。現時樓宇按揭的實質利率大部分都在四五厘以上,比起最低時的兩厘或以下升了一倍有多,令想入市的市民卻步,物業成交大減,一手二手物業的成交都減少。發展商心態也轉為保守,早前政府連續多塊地皮都沒有發展商承接,結果政府賣地收益不及預期。

  股票印花稅、物業買賣印花稅、賣地收益及發展商補地價收益都減少,導致政府少了數百億收入,所以預計會出現千多億財赤。

  有人會認為長期赤字不妥當,應該加稅填補財赤,但加稅原則上是不能因加得減。有人提出要增加資本增值稅或銷售稅填補財赤。這些稅種其實在亞洲金融風暴時,香港曾經詳細討論、研究過,但結果沒有實施。原因一方面由於上一次經濟下行周期到2003年便結束,香港經濟重拾上升軌道,財赤問題解決了,沒有迫切性引入新稅種。另一方面,新增稅種會令香港簡單稅制變得複雜,或有反效果,增加的稅收未必足以彌補財赤,卻會影響政府及持份者的關係。

  (未完,明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