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產業灣區聯動 增強港會展業優勢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香港去年初全面復常通關後,會展業復甦較預期好,已逐步回復至疫情前水平約七至八成,期望2024年能回復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會展業具有吸引高增值商務客的作用,促消費、振經濟效果顯著,搞活會展業是提振本港經濟的重要抓手。香港作為國際會展之都,更要把會展業與不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助力產業升級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會展業聯動發展,打造「世界一流會展灣區」,增強香港國際商業樞紐、區域首要會展中心的競爭優勢。

  會展業對本港經濟十分重要。據統計,疫情前會展業每年為香港帶來超過50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約佔本地生產總值2.1%;展覽業為相關行業創造了近77,000個全職職位,惠及廣告、酒店、零售及餐飲業。商經濟局局長丘應樺指出,2019年本港吸引169萬名會展和獎勵旅遊過夜旅客,人均消費約7,200元,合共122億元,較整體旅客人均消費高23%。

  疫後復常以來,香港國際珠寶展、國際影視展、國際創科展等陸續揭幕,會展行業復甦按下「加速鍵」,為香港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今年灣仔會展及亞博館將舉辦至少150場會議及160場展覽,部分在疫情期間轉到其他國家或地區舉辦的活動,例如去年在迪拜舉行的亞太區皮革展和時尚物料展,以及去年在新加坡舉行Vinexpo Asia酒展,今年會返回香港;多個展覽和流行文化活動,包括韓國潮流文化活動KCON和美國流行文化和時尚展覽ComplexCon,更首次在港亮相。會展活動密集登場,為香港帶來更多具高消費能力的遊客,舉辦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也能吸引更多遊客,延長遊客留港時間,消費亦會相應增加,帶動香港交通、旅遊、餐飲、物流等行業創收、改善就業。

  香港是全球第六大商品貿易經濟體系,已發展成為區內首要的會議展覽中心。香港是自由港,位處亞洲中心位置,對外交通聯繫完善,參展商來港非常方便,再加上作為內地與世界溝通橋樑的獨特優勢,令香港成為舉辦國際會議和展覽的理想地點。2020年,香港獲Smart Travel Asia Awards評選為亞洲「最佳會議城市」,並獲中國旅遊業界獎評選為「年度期待境外會獎旅遊目的地(短途)」。

  事實上,高度聚合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會展業,對整體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巨大。有業內人士指出,「搶佔海外市場訂單,參加展會是很好的方式」。因此,香港重振會展業,不僅要算短期和本地的經濟賬,更要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加大力度爭取更多不同產業的國際會議與展覽在港舉行,拓展「會展+旅遊」「會展+體育」「會展+文化」「會展+創科」等創新展會模式,推動香港會展業提質發展,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貿易展覽之都的領導地位。

  日前廣東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三地的會展業聯動發展、優勢疊加,將為包括香港在內的大灣區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的生機與活力。香港是內地企業通往全球、海外企業進軍內地的最便捷、高效通道,香港亦有專業的會展服務和人才,可幫助大灣區企業及海外企業對接資源;大灣區內地城市會展業蓬勃發展,廣交會、廣州國際車展、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已成為享譽國際的會展盛事,將大灣區的產業集群、地理輻射及會展環境等多重優勢密切結合,為大灣區乃至內地的企業拓展全球市場、提升國際影響力提供更高更廣的舞台,大灣區會展經濟價值不斷提升,香港會展業的優勢特色也必將更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