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錄/紅包焦慮\胡一峰

  發紅包是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各地紅包收發規矩不同。江蘇的同事說,他們那裏以是否成家為標準,沒結婚的人是沒有發紅包義務的。我老家浙江雖與江蘇毗鄰,在紅包人的資格認定上卻不一樣,是以經濟是否獨立為標準,還在求學而沒有收入的人,不但無需發紅包,而且可以順理成章地收紅包。學業已畢卻沒找到工作的處於模糊地帶,大多選擇不發也不收,「明年你該發發紅包嘍」因此成為勸業暗示或對啃老族的諷誡。

  二十五歲之前,我一直在上學,春節照例收紅包,記憶中最早的壓歲錢紅包不足五元,然後慢慢漲到十元、幾十元乃至百元以上。等我參加工作獲得發紅包的資格時,已是百元起步了。聽外公說,他小時候過年如果拿到「一隻角子」(大約是一毛錢)的壓歲錢,便歡呼雀躍,算起來,那是百年之前了。

  紅包是一部微觀經濟史,藏着收入、物價和購買力的諸多密碼,也是一部風俗史,透露出世態人情的清晰筋絡。轉眼之間,互聯網文化中成長起的「○○後」成了發紅包的新一代。該發給誰、發多少,成了不少人撓頭的問題。有些地方紅包越發越厚,變成一筆躲不過又還不清的人情賬。於是,「○○後」奮而出手「整頓紅包」。有的在同齡人中高掛「互免牌」,互不給對方孩子發紅包;有的狠下一條心,不搞攀比,不撐面子,量力而為。不乏整頓成功者,也有不少在父母的「教育」下功敗垂成,反而陷入紅包焦慮。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網上流傳的「全國壓歲錢地圖」,標出了各省壓歲錢的額度。有意思的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廣東,紅包錢數卻是最低的,均數只有五十。原來,紅包在廣東名為「利市」,亦作「利是」,寓意諸事順利。「利是」不講數額,只求意頭,五元十元皆可,多的不過百元。我以為,廣東的紅包方案若能推廣,當為療治紅包焦慮之良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