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幼教事】溺愛養出怯懦性格? 過度寵愛不利自立

◆ 圖為西安大雁塔,始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資料圖片
◆ 圖為西安大雁塔,始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資料圖片

  唐高宗李治生於盛世,功業不少。他的父親李世民有豐功偉績、妻子武則天是第一位女皇帝、孫子李隆基有開元盛世,而李治則常常被人稱為懦弱無能的君主,歷史上關注較少。

  不說不知,李治是唐太宗最為溺愛的兒子,也是唐太宗唯一親自撫養長大的兒子。李治一出生,太宗就下令,只要是這一天出生的人都能得到糧食,隨後又大宴五品以上的大臣,甚至在李治出生三天後,母親長孫皇后將最珍貴的玉龍子賜給了他。從此,這枚「廣不數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的玉龍子就成為代代皇帝們的吉祥物。

  貞觀五年,李治三歲,就被封為晉王;貞觀七年,唐太宗把太原府封給了他。要知道李淵當年在太原郡起事,太原可謂是李氏家族的龍興之地。李治也不辜負父親的厚愛,從小就很聰慧,對父母也十分孝順,唐太宗曾經考察他對《孝經》的理解,李治對答如流,唐太宗聞言更是高興萬分;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唐會要》留下了這樣一筆記載:「晉王(李治)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唐太宗)親加鞠養。」放眼整個大唐王朝,被皇帝親自撫養長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

  《舊唐書》評價李治的性格是「晉王仁孝」,「仁孝」就是好人孝順,但用來形容皇帝就和懦弱差不多了,由唐太宗親自撫養、寵愛栽培的李治,為何落得懦弱無能的評價呢?

  缺乏安全感 幼兒慣於依賴

  李治的問題卻正是因唐太宗親自撫養造成。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附理論」指出,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來的產物,小孩子一出生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通常是媽媽),藉此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小孩子更會發展出一套自我和外在互動的方式,用來探索這個世界,並學習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參與社會關係。

  鮑比進而提出「安全型、迴避型和矛盾型」三種幼兒依戀類型,指出「迴避型」和「矛盾型」兩種依戀模式的孩子安全感較弱,在面對挫折事件時,往往容易產生怯懦和退縮心理。簡言之,當安全感未被滿足時,我們會開始擔心自己是否值得被愛,以及他人是否會愛我們,此時我們就會採取不安全的依附策略。

  我們看看唐太宗親征高麗的故事,就可見李治對唐太宗的依附:唐太宗親征,太子李治自然留守後方。自幼與父親朝夕相伴的李治非常不捨,竟連日哭泣,要知道李治其時已十七歲。唐太宗問道:「你自幼在我身邊,像嬰兒一樣,我此番出征,你正好可以借機鍛煉一下,為什麼要哭呢?」李治則回答道:「我七歲時母親便去世了,父親你一直把我帶在身邊,朝夕相處,從來沒有分開過,一想到我們要分開,我就忍不住傷心。」

  強勢的父親培養出習慣依賴、缺乏安全感的兒子。日後唐太宗去世,李治父母皆不在,可以依附的就只剩同樣強勢的皇后武則天。

  梁可茵老師(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