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見考古 宅茲中國》出版 韓國河:通過行走河南 真正讀懂中國

◆隋唐東都洛陽定鼎門遺址復原圖
◆隋唐東都洛陽定鼎門遺址復原圖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韓國河。   受訪者提供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韓國河。 受訪者提供

◆《豫見考古 宅茲中國——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的河南實證》
◆《豫見考古 宅茲中國——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的河南實證》

  由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韓國河主編的《豫見考古 宅茲中國——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的河南實證》日前順利出版。韓國河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河南學者應自覺承擔起揭示、延伸、豐富中華文明的歷史重任,一方面將燦爛的中華文明發揚和繼承下去,另一方面從中汲取營養,為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提供動力支持。◆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

  《豫見考古 宅茲中國—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的河南實證》一書由韓國河主編,召集了多名鄭州大學考古專業教師和學界同仁,以河南地區考古發現和相關闡釋為基礎,系統梳理出「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的發展主脈,論述河南在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全書分「點點篝火 人類起源」「刀耕火種 文明肇始」「宅茲中國 禮樂相成」「王朝一統 天下華章」和「中華文明起源、發展的核心地位」五個部分,以圖文結合的形式記錄了大量河南考古新發現,對於研究和保護河南歷史文化遺產,延續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精神特質,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韓國河告訴記者,河南雖是文物強省,但社會公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並不很多。本書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通識性的文字和圖片讓公眾了解歷史文化知識,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播等活動中。

  如今,公眾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很大,尤其是近期文旅業十分興旺,去博物館或者歷史文化景點旅遊也「火」了起來。但如果僅僅是去「打卡」或者「湊熱度」,那麼熱度過後怎麼辦?能不能真正通過「行走河南」而「讀懂中國」?「為此,在編著過程中我們盡最大努力,把河南歷年的重大考古發現納入進來,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作為參照,使這本書成為大家的一部『歷史文化指南』。」談及編著該書的意義和目的時,韓國河希望,大家能夠真正通過「行走河南」而「讀懂中國」,「有本書的內容做基礎,再去歷史文化景點或博物館參觀時,更容易獲取相關知識,加深對中原文化的理解,真正樹立起文化自信。」

  深入河南考古遺存

  韓國河說,「在編著過程中最大的困難集中在考古資料和圖片的擇取上。」這涉及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河南的考古遺存十分豐富,既有反映國家文化的都城、陵墓遺址,也有大量反映歷代社會民眾的生活遺存,「如何能夠將這些內容串成一條清晰的線條,需要我們好好動腦思考」;二是一些圖片資料是早年公布的,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遺址原貌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需要我們廣泛聯繫省內眾多文博單位,共同搜集和擇取合適的圖片,可以說本書凝聚着各位文博界同仁的智慧和汗水,是大家的集體成果。

  「如何在準確性、客觀性與趣味性之間進行平衡,這既是本書編著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談起本書的編著過程,韓國河強調,編撰的基本前提就是向大家傳遞準確的考古學知識。

  韓國河告訴記者,河南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地點和重點內容。「五千年文明史」最早是由梁啟超提出的,這一說法隨着考古工作的推進而逐步證實。「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內容是找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具體表現形態,也就是各階段的文明要素有哪些,哪些遺址是在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節點。

  「《豫見考古 宅茲中國》這本書便將這些關鍵節點以時間軸串聯起來,捋清楚了中華文明的發展主脈。」韓國河簡要介紹道,上古「黃帝時代」在考古學的語境中更多是一種時間段的稱呼,大致便是距今5,000年前左右,而這一時期對應的便是考古學上所說的「仰韶時期」,三門峽的仰韶遺址更是中國考古學的聖地;另外靈寶鑄鼎原遺址、西坡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鄭州西山遺址、大河村遺址等都發現有社會組織相對嚴密、等級秩序逐漸明顯的趨勢,這就為國家的誕生奠定了基礎。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被學術界認為是「禹都陽城、啟居陽翟」兩個都城的所在地,這些對應着「龍山時期」末期,同新密新砦、偃師二里頭等遺址共同證實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誕生與變遷過程。

  「如果說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的浙江良渚、遼寧紅山、湖北屈家嶺和石家河等文化是中國文明起源多元化的體現,那麼二里頭遺址第一次實現了中國文明的一體化。」如今,二里頭遺址的文化面貌進一步清晰:「九宮格」式的宮城遺址,最新發現的外郭城,各地的文明要素齊聚中原,為中華文明的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用考古講好中國故事

  河南省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區,奠定了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發展的基礎,並在河洛之間凝聚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形成以王都為中心的輻射性統治格局。「只是歷經數千年的滄海桑田,大家心中所嚮往或感觸的歷史實物可能都不復存在。如何能夠讓大家在河南感受並感觸到心嚮往之的故土,很大程度上就需要通過考古來活化歷史場景,來講好中國故事。」

  尤其是近年來,考古學從「冷學」變成了「熱學」,鄭州大學成立專門的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也是加強考古學科建設的一個體現。韓國河告訴記者,目前考古學科是河南省重點學科、河南省首批優勢特色學科、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鄭州大學一流培育和支撐學科。考古專業已培養本碩博學生數千人,遍布省內外文物部門和高校。

  韓國河表示,作為考古人,既要做好扎實的考古研究工作,也要承擔向大眾普及考古知識以及最新成果的公眾責任。「既要用專業、準確、客觀的語言向專業人士講述最新的考古成果,更要學會用公眾能聽得懂、看得懂的語言形式讓更多的人能夠及時共享。」

  韓國河發現,凡是深受普通民眾喜愛的「熱門」文化遺產,其視覺效果都是最好的。而考古發掘的大多數對象都是地下遺存,可視化的程度並不高,因此需要做一些科學的、合理的修復、復原工作,使公眾「看得見、摸得着」。此外,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AI、三維虛擬復原等技術日益應用於文化遺產的展示方面,這既大幅提升了考古遺址的可視化程度,又給考古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透露,在河南省文物局、鄭州市文物局等部門的支持下,鄭州大學團隊正在對北宋皇陵開展數字化研究,韓國河也透露,鄭州大學考古團隊打算每年都做相關考古科普工作,初步計劃是以關鍵的歷史節點或重要遺址作為對象,用考古資料進行闡釋和解讀,包括「黃帝時代」「何以中國」「煌煌大商」「禮制中國」「陟彼北邙」「東京夢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