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解惑】行善受賞利教化 見微知著論久遠

  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在於教人認識天地變化的規律,了解道德教化的重要。天地變化的規律為何?《周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故儒家教育人與人相處的倫理,道家追求人與自然共存的和諧,佛家闡明因與果相生的報應,盡皆為陰陽相生相應道理之發用,乃東方之「相對論」也。

  「道德」也須兼慮整體

  所謂「孤陰不長,獨陽不生」,既然世間萬物皆相對並存,則人處身天地之中,斷不能只求一己好惡利害,而必須兼顧整體平衡。《說文》曰:「仁,親也,從人從二。」儒家以「仁」為道德教育的基礎,旨為以二人相親為喻,提醒君子做事不能只顧自身,而必須兼視物我相對的平衡。孔子釋「仁」曰「愛人」,又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如是故。

  因此,中華傳統文化罕言絕對,重視相對共存,以及相處相待的道德標準。就連「道德」本身,也必須兼慮整體,不能一概而論。《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有一故事,正好說明此理,其文曰: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譯文

  魯國有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只要有人能把他們贖回,便可以到國庫領取賞金。有一次,子貢從國外贖回魯人,返國後卻拒絕領取賞金。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隸了。向國家領取賞金,並不會損害你的德行;但不領取賞金,魯國就不再有人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又有一次,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送贈了一頭牛以示謝意,子路老實收下。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勇於拯救溺水者了。」孔子能夠見微知著,觀察到人文教化的長遠發展。

  註釋

  (1)臣妾:古時對地位低賤者的稱謂,男稱臣,女稱妾。

  (2)贖:以財物換回人質或抵押品。

  (3)府:指國庫。《禮記·曲禮》「在府言府」鄭玄註曰:「府謂寶藏貨賄之處也。」

  (4)讓:通作「攘」,指推攘、拒絕。《說文》:「攘,推也。從手,襄聲。」段玉裁註:「推手使前也,古推讓字如此作。」

  (5)拜:拜謝,行拜禮以示謝意。拜禮,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雙手作揖,或下拜。

  (6)觀化遠:指能觀察到長遠的變化發展。《周易·彖傳·賁卦》:「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子貢贖魯人回國而不領賞金,行善助人而不求回報,孔子何以不悅?此一故事,又見於《說苑·正理》及《孔子家語·致思》,二篇並載孔子以下評論,於義更顯:「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其身之行也。」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有力贖人回國者本已不多,倘再樹立贖人而不領賞金之風,使大眾以領賞為恥,日後自然更難有贖人之舉了。

  子貢行善而不求賞,只提升了個人善名,卻拖累了大眾行善的動力,間接妨害社會公益;相反,子路救人而受牛,表面是世俗貪財,實際上卻刺激了大眾行善,故孔子深以為然。君子連行善也要存公忘私,至於其他一切行事,亦莫不以整體為念。傳統文化重視陰陽相對之理,由此可見一斑。

  對於孔子的評論,《呂氏春秋》謂:「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說苑》亦引老子「見小曰明」語,認為「孔子可謂通於化矣」。君子體會萬物正反變化之理,即明「道」;通曉道理,施行教化,即立「德」。中華傳統文化之本,即在通達「道」、「德」而已。

  明人袁了凡作《了凡四訓》,訓勉其子遷過向善而改命之法,其中第三篇「積善之方」謂善有陰陽是非之分,亦引上述故事為例,說明「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之理,讀者可以參看。

  謝向榮教授(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