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基金倡擴「一周一行」吸客
獻三策十四招 化解旅客「不願來」「不過夜」「不回頭」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之一,與旅遊業息息相關的零售業亦是重要經濟行業。團結香港基金發布《重塑旅遊港魅力 創造零售新機遇》政策倡議研究報告,顯示香港現時正面對旅客「不願來」、「不過夜」和「不回頭」三大挑戰,建議透過三大策略十四招,以提振旅遊及零售業。其中針對旅客「不願來」,可以透過逐步拓展「一周一行」的覆蓋範圍,另外放寬國際旅客經香港北上限制,以及提高進境個人物品免稅限值上限等,以增加旅客的訪港意慾。◆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葉文祺日前在訪問中介紹《重塑旅遊港魅力 創造零售新機遇》政策倡議研究報告,指香港四大經濟支柱產業中,旅遊業是受新冠疫情打擊最嚴重的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由疫情前4.5%跌至近年僅有0.4%;而與旅遊業相關的零售業,則是本地最大規模的服務行業之一,惟疫後旅遊及零售業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去年全年訪港旅客約3,400萬人次,與2018年的6,500萬人次相差約48%。去年全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約4,067億元,與2018年的4,852億元亦相差約16%。」
報告指出,提振旅遊業及零售業可以在短時間內刺激香港經濟,也是香港實現國家「八大中心」定位重要一環,故基金建議透過三大策略十四招提升旅客來港意慾、增加旅客過夜誘因,以及發展獨特旅遊體驗。
葉文祺認為,旅客「不願來」,是由於內地旅客辦理赴港簽註手續繁複耗時,個人旅遊簽註每次用完也須重簽,實行「一周一行」政策城市僅得深圳一個,全國大部分城市旅客來港旅遊無法「拎包即走」,降低訪港意慾。
他建議拓展「一周一行」至大灣區其他城市,進一步考慮開放個人遊城市擴展至其他沿海城市和各省省會等較發達地區,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港,「希望多點中長途旅客到港並過夜。」
籲粵港商討取消「團進團出」要求
除內地旅客外,他亦指國際旅客入境內地的簽證限制繁多,不利於推廣大灣區「一程多站」旅遊。他解釋,目前廣東省實施「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144小時免簽」政策,但要求外國人參與特定旅行團,以「團進團出」方式入境,並要提前向有關部門報備,令國際旅客難感受到政策便利,故政策落地以來僅有少數外國旅客參與政策下的旅行團。
他建議香港與廣東省政府商討取消「團進團出」要求,讓國際旅客以個人遊方式短暫入境,吸引更多外國旅客來港後北上。
葉文祺表示,由於人民幣貶值、多個國際品牌進駐內地市場,以及內地消費者信心下跌、購物重視性價比等因素,香港「購物天堂」優勢減弱,疫後內地居民消費習慣改變。他建議放寬內地居民進境個人物品免稅限值上限至最少3.5萬元,並建議多方式激勵旅客在港消費,例如在社交媒體推出「包吃包住純玩」旅行禮包抽獎;在關口、機場和高鐵站等交通樞紐設置僅限在港使用現金券抽獎;消費滿5,000元即可獲回贈在港住宿、交通、消費現金券500元。
冀減機場收取航空公司費用
葉文祺亦指,香港的航空客運容量尚未恢復,導致機票價格攀升,削弱旅客來港意慾,「每張機票平均售價由2018年的2,679元,大幅升到去年的3,608元,令旅客卻步。」他建議降低機場收取航空公司的費用提升來港機票價格競爭力,可參考「着陸費回扣早鳥優惠計劃」,提供費用優惠,如減低停泊費和客運大樓費,並擴展市場推廣基金至大灣區外城市,鼓勵開發新航點。
三策十四招
▶提升旅客來港意慾
◆逐步拓展「一周一行」覆蓋範圍
◆放寬國際旅客經香港北上限制
◆提高進境個人物品免稅限值上限
◆多方式激勵旅客在港消費
◆降低機場收取航空公司的費用 提升來港機票的價格競爭力
▶增加旅客過夜誘因
◆策略部署盛事日曆
◆提升盛事宣傳及管理
◆打造「酒店+盛事」節日套票
◆向中途市場旅客派發非即日車船票 鼓勵延長留港消費
▶發展獨特旅遊體驗
◆打造影視旅遊產品
◆發掘歷史名人名址
◆善用海濱配套資源
◆提升接待能力 改善消費體驗
◆建立一站式旅行指南及服務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