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前行/黃福來:專利申請五年825宗 本地申請人佔45%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指出,將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知識產權署署長黃福來表示,在經濟發展進程下,香港應推進專利審查工作,相信與本港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大有關聯。黃福來稱,自2019年對專利制度作出優化後,中間也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法律修改、系統的建設,並招聘有科學背景的員工參與到審查工作。2019年至2023年期間,共收到825宗原授標準專利申請。
上述825宗申請之中,主要分為三大技術領域,其中電學佔比50%或411宗,機械工程佔比35%或287宗,化學佔比15%或127宗;以申請人來源計,有45%或370宗來自本地,其他55%或455宗來自中國、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且最近兩年本地申請人超過六成,反映本地創科業界歡迎該制度。
與內地合作 推動人員培訓
至於語言方面,黃福來指出,使用英語和中文提交的申請分別佔60%和40%,本地遞交的申請上,該比例為43%和57%,代表本地人更偏好使用中文做出申請。
截至去年底,知識產權署有29名專利審查員。黃福來表示,內地在專利制度發展上經驗豐富,目前有1萬名專利審查員,2022年專利申請量達160萬宗,居全球第一,制度非常成熟,相信與內地開展專利實質審查及人員培訓方面的合作,能學習到很多經驗。
至於人工智能(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在不斷演變,何時為此進行立法及完善,黃福來認為,要視乎諮詢結果,以及是否有好的方法或共識去處理。目前很難講有哪些工作必須去做,同時也未必會一次性完成全部內容,部分成熟的內容可以立刻實施,其他部分則需要關注其他地區的發展情況,認為有時走得太快太慢都不合適,需要適當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