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灣區動力澎湃 香港未來可期

  在香港歡度龍年春節之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即將滿五周年。五年來,大灣區飛躍式發展,展現出多元化、充滿活力的產業布局,擁有龐大而富裕的本地消費群體,以及磁鐵一般吸引高端人才的能力,不僅成為全球創新發展高地,也是最受歡迎的投資目的地之一,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為香港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之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發展戰略,是進一步深化改革、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力舉措,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為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粵港澳三地政府積極有為,大灣區在協同創新、產業協作、民生合作、大型基建、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培育高水平人才基地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跨境金融、跨境執業、跨境辦公、跨境通勤……跨越制度和地域的互聯互通充分展現出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速度,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大灣區強勁的脈動。

  大灣區建設日新月異,每年都躍上一個新台階。在最新全國十強城市中,深圳和廣州兩個大灣區城市入列。從經濟總量上看,大灣區由2018年的1萬多億美元增長至去年的約2萬億美元,這相當於以不到全國0.6%面積,創造了全國超過一成的GDP。若以單獨經濟體論,大灣區已超過加拿大、韓國、澳洲等發達經濟體,也是新加坡的4倍。按目前的發展速度推算,大灣區將很快超過目前位居全球第九大經濟體的意大利,並在一年後超越東京灣區,成為全球四大灣區之首。

  大灣區的發展不光是「量」的增長,更有「質」的飛躍。廣東知識產權地區發展指數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這已是深港廣科技集群連續第四年獲此殊榮。正如聯合國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所創始人凱瑟·納瓦布指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進一步鞏固了大灣區在全球創新領域的地位。歐洲《現代外交》網站月前也發表文章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中國發展模式的一張亮麗名片,通過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中國正在實現全面、高水平的開放,更為世界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先進經驗,惠及全球各地發展。

  大灣區不斷開創新局面,香港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時也獲得高質量發展的無限機遇。香港是大灣區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擁有「內通外聯」的獨特優勢,「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八大中心」的地位,尤其是國際創科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建設,為香港帶來源源不竭的動能。香港在「搶企業」、「搶人才」方面效果顯著,「盛事經濟」接踵而至,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等等,不僅釋放出中央堅定不移支持香港的訊息,也展現國際社會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

  百年大變局之下,全球經濟重心加速向亞太地區轉移,產業鏈重組,對香港而言是挑戰和機遇並存,而機遇大於挑戰。香港有國家作靠山,有大灣區可憑藉,特區政府團結市民砥礪前行,未來一片光明。任何「看衰」香港的人,終將被香港美好的發展事實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