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中國交通電氣化增長空間大\凌 昆

  龍年伊始萬象更新,謹祝各位讀者萬事勝意,祖國國運興隆。新一年應成為新質發展關鍵一年,必須在這方面大力推動。新質經濟重點不在量增而在高質,高質則須達到,一把本國發展升級,二可開拓新途為國際起示範作用。在一些領域中國已做到上述兩點。

  電動三輪貨車在美暢銷

  最近美國賓州Villanova大學一位副教授撰文指出,中國在交通電氣化方面開拓了發展新路,值得各國參考。文章列出了一些實例:鐵路、城內軌道、電動車、電動二輪車及電動小貨車等。其實這些項目不單顯示了電氣化成就,也顯示了交通產業的競爭優勢。中國的高鐵及電動車已聞名全球,還須注意的是文中列出的二輪車及小貨車。中國車輛電動化實際上是由二輪開始。早於2009年筆者往華北旅遊,便發現電動摩托的廣泛應用,當時全國已有逾千家生產及配套服務企業,政府還出台了相關管理法規。此外最近有報道稱中國的三輪電動小貨車在美國暢銷,顯見中國電動車產品十分多元化,能適應各種需求。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電動車的妙用。早前美國東北部大風雪造成廣泛地區斷電,有一戶人家因無法使用家居洗腎機而令病人遇險。幸好他們有一部比亞迪,便以此作為緊急發電機。這突顯了比亞迪車電源的雙向設計好處,必要時可作儲電及供電之用。此種車若適當協調,可成為另類儲電站及流動供電站。

  其實中國交通電氣化還有其他方面。例如政府已有措施鼓勵船隻及飛機在港口時使用岸上電源,而非本身的燃油機發電,從而減少港口排污排碳。又例如一些企業正在研製小型電動船及電動飛機,商業前景看好並可走向大型化。展望今後,中國交通電氣化的潛力仍多。鐵道電氣化持續,如西藏青海鐵路(1100多公里)正作電氣化改造。現時電氣化里程已達七成多,目標是百分百,而美國只約1%!高鐵作為綠色產品除本身效應外,還有替代航空從而減少飛機排放的作用。目前高鐵只代替短程航空,但新一代研製中的高鐵時速達600到1000公里,已可比飛機速度,將可替代更長程的航空。如是中國將走上一條與美國不同的交通發展道路;在美國有說坐飛機如坐巴士,在中國則坐火車如坐飛機。中國現有鐵路里程接近16萬公里(4.5萬為高鐵),仍低於美國的25萬公里,若以人口及實物經濟的平均計更遠低於美國,擴大空間甚多。

  此外中國電動車擁有量逾2000萬輛約為全球一半,佔全國車輛數量約四成,仍有一定的擴大空間。更重要者是,中國的交通電氣化將隨電動車及鐵道項目的出口而延至海外,對全球交通電氣化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