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需求續回暖 內地通脹有望返常態

  龐 溟 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家

  2月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物價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同比分別下降0.2%和25%,但降幅分別比上月收窄0.1個和0.2個百分點。

  宏觀政策可望加力提效

  筆者認為,短期內各價格指標還有可能在低位波動,但從全年來看,在宏觀政策加力提效、經濟動能積聚整固的情況下,CPI溫和回升、PPI由負轉正的路徑仍較為明晰。

  在CPI方面,從環比看,食品價格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0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2%,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CPI環比上漲主要受節日效應影響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加拉動,其中受寒潮天氣和春節臨近等因素影響,蝦蟹類、鮮菜、薯類及鮮菌價格上漲,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而出行需求增加,飛機票和旅遊價格上漲,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不過,在節日因素之外,考慮到CPI環比已連續兩個月上漲,說明居民消費價格延續了穩步緩和的態勢,社會有效需求延續了溫和復甦的勢頭。

  從同比看,1月份CPI的降幅0.8%降幅雖然相比前月略有擴大,但對CPI同比變動進行分解,可以看出當月CPI同比變化主要還是受到季節性以及春節錯期、疫情防控轉段後消費需求增加等帶來的高基期效應影響,且翹尾影響依然大幅拉低CPI同比降幅。

  從具體分項來看,食品價格同比下降5.9%,影響CPI下降約1.13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同比下降17.3%、12.7%和9.1%,合計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78個百分點,佔CPI同比降幅九成多,是帶動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可以說,豬肉、蔬果等食品價格同比降幅仍是CPI同比的主要拖累項目。但考慮到目前豬肉佔CPI的權重低於鮮菜鮮果的權重,且節假日各類保供穩價措施和中長期供需平衡措施有效發力,豬肉價格對CPI的影響作用較為溫和可控。

  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4%,影響CPI上漲約0.32個百分點。非工業消費品價格和能源價格分別由上月同比下降0.4%和下降0.5%轉為均上漲0.1%,顯示節假日效應助力服務消費和商品消費持續回暖。

  核心CPI保持穩定增長

  更重要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3%,漲幅與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相當,同比漲幅雖比前月下降0.2個百分點至0.4%,但依然保持穩定正增長的溫和上漲態勢,說明通縮並非持續現象,且各項支持性政策靠早落地、有效實施、接續發力,正在逐步克服目前宏觀經濟中社會總需求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難題。

  在PPI方面,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內地部分行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等因素拖累,PPI環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降幅均收窄。

  分行業來看,主要行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和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5個行業價格降幅比上月均有收窄,合計影響PPI同比下降約1.47個百分點,對PPI的下拉作用比上月減少0.28個百分點。

  特別地,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由上月同比下降1.6%轉為同比上漲3.4%。補庫需求拉動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和同比分別上漲0.4%和0.6%,部分地區採暖需求的增加也帶動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環比微漲0.1%。但化工產品、水泥等工業品內地需求偏弱、出廠價格漲價動力不足,拖累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價格環比下降1.1%。

  筆者認為,PPI走勢反映了上游行業偏暖與下游行業偏冷並存、外部輸入型價格衝擊趨緩與內需對價格主導作用增強並存等結構性變化,價格指標也有望表現出CPI同比率先轉正、PPI低位運行更長一段時間的分化式回暖復甦。

  物價料維持溫和偏低

  在筆者看來,製造業PMI中的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以及非製造業PMI中的投入品價格指數和銷售價格指數都仍在收縮區間,說明短期內物價仍將維持在溫和偏低的水平,促使市場繼續憧憬以總量上降息、結構上寬鬆等為代表的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

  而在宏觀政策提質、擴量、增效、協同的背景下,在經濟動能和市場主體內生動力持續恢復改善的條件下,從全年來看,CPI溫和回升、PPI由負轉正的路徑較為明晰,從中期來看,價格總水平將在波動中逐步修復,通脹中樞將回歸至常態水平。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