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訪】港推數碼化平台 助中醫藥接軌世界

◆林文健表示,將加強在中醫藥各個領域的交流。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林文健表示,將加強在中醫藥各個領域的交流。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數碼化中藥標本館」建立藥材的三維(3D)圖像。圖中顯示的藥材為人參。 衞生署供圖
◆「數碼化中藥標本館」建立藥材的三維(3D)圖像。圖中顯示的藥材為人參。 衞生署供圖

◆「數碼化中藥標本館」利用虛擬現實(VR)技術,將之製作成虛擬導賞。衞生署供圖
◆「數碼化中藥標本館」利用虛擬現實(VR)技術,將之製作成虛擬導賞。衞生署供圖

◆檢測中心逐步將中藥標本館的各式藥材標本數碼化,製作成數字藏品。衞生署供圖
◆檢測中心逐步將中藥標本館的各式藥材標本數碼化,製作成數字藏品。衞生署供圖

  衞生署署長:首設數碼化中藥標本館 檢測中心大樓明年底分階運作

  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中醫藥屢建奇功,香港乃至全球都見識到中醫藥的博大精深。作為香港特區抗疫主帥之一的特區政府衞生署署長林文健,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時形容,過去兩三年該署許多同僚從沒放假,日夜參與疫戰,如今走向復常,署方仍不能鬆懈,要在推展中醫及中藥規管發展、防控病毒性肝炎及控煙工作均取得成效。尤其在中醫藥方面,他將帶領團隊就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永久大樓項目繼續與建築署合作,預期明年底會分階段投入運作,並率先於今年3月推出數碼化中藥平台,開創全球首個提供全方位資料的數碼化中藥標本館,力助中醫藥與世界接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3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有關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強中西醫協作服務及推動中藥檢測科研和標準制定工作等。《「十四五」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規劃》中亦提及到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促進中醫藥行業轉型升級。

  衞生署在過去一年積極融入國家的中醫中藥發展大局。為推動中藥檢測科研及標準制定工作,衞生署設立了全球首個提供全方位資料的數碼化中藥標本館。

  4K高清標本相 VR虛擬導賞

  林文健介紹,該館不但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中藥標本館藏品,包括原植物和藥材標本重新拍攝,以4K高解像度相片放上網上平台,更會加入該藥材的其他相關科學資料,例如化學訊息及顯微切片、DNA序列資料及3D藥材圖像,以及該中藥材的功能主治等。同時,標本館更會以虛擬現實(VR)技術製作出檢測中心中藥標本館虛擬導賞,「相信這是全球第一個把全方位資料結集於一身的數碼化中藥標本館」。

  雖有望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集檢測科研全功能定位的中心,林文健強調仍須繼續優化,「今年3月開放使用時,標本館將涵蓋220種常用藥材的飲片、原藥材和原植物標本高清圖片。另有200種藥材的化學訊息、50種藥材的顯微切片資料、27種藥材的3D圖像,17種藥材的DNA序列資料,日後仍會不斷豐富標本館。」

  中藥標準化利國際認可

  不少人會問,為何將中藥標準化是如此關鍵?林文健以家喻戶曉的「白鳳丸」來解釋:「丸內含有多種成分,到底哪些成分才決定它是一粒有功效的白鳳丸呢?含量是多少?」自2017年香港成立政府中藥檢測中心以來,已完成的研究及專題項目達12項,白鳳丸正是其中之一,「透過為傳統中成藥訂立國際認可的化學指標,以後業界去到其他國家/地區申請認證時,便可以根據這些客觀的科學指標作檢測,有利中藥衝出香港,走向世界。」

  港屬小寶庫 盛產近1300種藥材

  在中醫藥發展進程中,香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同時香港也是中藥小寶庫,就連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首次邀請香港參與「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林文健說:「普查的第一階段工作已完成,成果包括整理『香港中藥資源初步名錄』、撰寫『香港中藥資源自然地理概況報告』,和編製《香港特色藥用植物》小冊子等。」

  他以完成整理的「香港中藥資源初步名錄」為例,共載有1,267種香港盛產的藥用植物,並全面整理香港的地理環境、氣候及自然環境等數據。

  為增加公眾對「資源普查」及香港特色藥用植物的認識,署方現正編製《香港特色藥用植物》小冊子。同時,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去年與香港電台首次合作製作了一連兩集的「香港藥材街」電視節目,使大家更加明白過去百年以來,香港在國家和地區的中藥貿易中心角色,以及現時中藥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