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持之以恒維持清廉之都形象


  昨日是廉政公署成立五十周年。廉政公署半世紀以來致力防貪打貪,培養市民廉潔意識,維護社會公平,成就為世界各地所稱道。不過,近年香港仍偶有傳出引起社會關注的貪污案,而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也令貪污手法和不法資金流轉更加隱秘,故此廉署的工作不能停下腳步,並要持續向社會注入清風正氣。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人人能夠通過努力和知識賺取應得收入,就可激發社會活力,為建設美好將來而奮鬥。相反,透過「走後門」「潛規則」行賄受賄,靠偷工減料、剝削他人、壟斷市場等行為獲利,社會就會趨向腐敗,窒礙民生經濟發展,海外投資者也不敢到來營商。在廉政公署尚未成立之時,香港貪污風氣一度盛行,求職求學、做生意、使用公共服務,常常被索「茶錢」,普羅市民受害甚深。廉政公署成立後,堅定糾正貪風,除了厲行執法,更舉辦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廉署保密,密密實實」、「香港,勝在有ICAC」這些口號,以及《廉政行動》系列劇集深入人心,培養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廉潔意識。

  雖然廉署反貪工作卓有成效,但近年貪污行為變得更隱蔽及趨向個人化,貪污涉及的領域比以前更廣。例如廉署就在昨日落案起訴3名足球員及1名俗稱「艇仔」的外圍賭注中介人,涉嫌在2021至2023兩個賽季中,行賄足球員以操縱三支足球隊在港超聯及甲組足球聯賽多場賽事的結果,以便集團成員在非法外圍賭博中獲利。這類「打假波」個案近年屢屢發生,嚴重損害體育原本健康正面的形象,甚至影響本港的國際聲譽。廉署應持續在各方面評估和堵塞現時存在於社會各個角落的貪污漏洞,以及加強教育,以建立誠信管理和建立防貪意識。

  近年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也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貪污資金亦變得更迂迴,人工智能、區塊鏈或是虛擬貨幣,也極有可能成為貪賄和洗黑錢的途徑。特區政府為應對未來的反貪工作所需,將於2月21日成立香港國際廉政學院,針對甚為影響民生、牽涉大量資金或公眾關注的項目,培訓有關機構的管理人員,協助他們建立內部的防貪機制。清廉的社會,必須靠各階層市民共同守護,商會、學校、社區、居民團體、區議會等組織,需積極響應廉署的防貪教育,當發覺有貪污行為,應立即舉報,切勿啞忍,以維持來之不易的廉潔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