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文獻「龍」大觀

  圖:文物文獻「龍」大觀
  圖:文物文獻「龍」大觀

  時屆龍年,龍再成熱門話題。琳琅滿目的傳世或出土的龍文物、林林總總的龍文獻,是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姜舜源 (文、圖)

  紅山玉龍,華夏第一

  如今見到的龍文物,比《周易》《尚書》等古文獻裏提到的龍要早得多,紅山文化、仰韶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均可見到龍的早期造型,而且都是兩三種動物形象合為一體,其中紅山玉龍頭部是豬的樣子,考古學者稱之為豬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紅山文化」碧玉龍,屬於紅山文化早中期遺物,其年代下限不晚於距今5500年,是迄今發現的最具龍形的古文化器物,有「華夏第一龍」之譽。玉龍接近C形,高26厘米,頭部是長長的口脗,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並排兩鼻孔。面龐上雙目修長。鼻、口、雙目,都是簡潔的線條刻畫;腦後的鬣鬃,如長髮飄飄,尾部昂然上翹,誇張而不失規範,是一件非常成熟的藝術作品。

  故宮博物院紅山文化玉龍,略小於上述玉龍,曲長60厘米,身軀直徑2.2至2.4厘米,也是岫岩玉,黃綠色,質地似更為瑩潤,身材為優美的虹形曲線。龍頭上梭形長眼凸出,邊緣單陰線勾輪廓,吻長而前凸,鼻上翹,嘴及下顎陰線紋刻畫。牠腦後的鬣鬃較短,不似前者長髮飄飄、尾部昂然上翹那樣誇張。龍身光素,無爪無鱗,但氣韻生動,遒勁有力。

  再往後,上古文獻《山海經》《周易》裏,龍是神駿類交通工具。傳世、出土大量商周、春秋戰國的龍,形象越來越完美。故宮博物院藏商代玉龍與紅山龍形象還很相近。玉鏤雕雙龍首佩,1977年安徽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出土,反映戰國時期龍的一種形象。整體呈弓字形,長13.5、高7、厚0.3厘米。此佩是周代流行的組玉佩裏的中心玉件,上部及兩下角都有鏤孔,用以穿繩懸掛其他部件。此佩以中線為對稱軸,對接雙龍,兩端雕龍回首仰視,唇吻部位捲曲誇張。龍身短而寬,飾凸起的穀紋,中部廓外上、下鏤雕雲紋,資質晶瑩,風格浪漫。

  干支紀年,辰龍巳蛇

  十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相配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搭配原理、起於何時,見仁見智。三千多年前的《詩經》中已經存在,如《詩經·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午、馬相提並論。《穆天子傳》有相同內容。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公元前217年秦簡《日書·盜者》,也有子鼠、丑牛等系列搭配。在距今近兩千年的東漢王充《論衡·物勢、言毒》篇中,十二地支紀年與十二種動物的搭配基本定型,而且從五行原理解釋:「東方木也,其星蒼龍也」;「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龍有毒,蛇有螫,故蝮有利牙,龍有逆鱗。」當時辰龍、巳蛇相提並論,並且都在東南春的方位,與後世以蛇為小龍,用意差不多。

  晉顧愷之根據三國曹植《洛神賦》繪製《洛神賦圖》,圖中駕車的六龍,是漢至魏晉龍的經典造型。「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洛神乘坐一輛「雲車」,與子建灑淚揮別。車的華蓋上層頂上飾龍頭;車身後的大旗旗杆、節杆頂端都是飾龍頭。駕車的六龍黃、白相間,既龍騰虎躍,又步伐整齊、齊頭並進。一頭鯨和一頭鯢,護衛在車頭兩側。

  華服王國,蟒衣玉帶

  中國古代華服自然離不開龍。《尚書·益稷》記載舜帝指示大禹總結前代衣冠,創建虞朝的華服制度,「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華夏輿服制度不斷發展完善,在明代登峰造極,飾龍紋圖案的「蟒衣玉帶」是其代表作。如今京劇、粵劇等古裝戲裏豪華的蟒袍玉帶,其原型就是明代「蟒衣玉帶」。《明史·袁崇煥傳》等明史文獻,屢見「賜蟒衣玉帶」、「賜蟒玉」。蟒衣玉帶通常只有帝王服用,但從明太祖起也特別獎賞有功之臣使用。

  清宮舊藏「玉鏤雕龍穿花帶」,是明萬曆時期作品。全套帶板用新疆青玉琢製,由20塊玉板組成。按明張自烈《正字通》記載:革帶前合口處即腰前正中最大的那一塊,加上左右的長條形玉板,稱為「三台」,取象天文學中天紫微垣天皇大帝星前方的三台星座;接着左右各排三圓桃,稱為「南斗六星」;然後是長條形玉板左右各一,為左輔右弼;後方是「排方」七塊,稱為「北斗七星」;玉帶兩端是「魚尾」,共兩塊,其制一邊是直線,一邊弧線。玉帶前方是圓形玉板,便於俯身動作;腰身無需後彎,故後方是密集的方板。這種二十銙形制的玉帶結構最為完整、規範。此帶所有玉板厚度都是0.9厘米,玉板下托以金片,精工細作,實用而美觀。其中三台中心大玉板、六塊桃形玉板、兩個魚尾,均雕琢「穿花龍」,龍在花枝間穿行。三台中心大玉板長8.6、寬5.6厘米,其龍紋的最大特點是向前探鬚,正面豬形鼻,細身,輪形爪,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明代早期玉帶雕琢簡練、豪放而富麗,中期工藝走向纖巧細膩,後期雕工繁縟細膩。此帶玉板出現分層鏤雕,多種技法綜合運用。玉石硬度大於鋼刀,加工玉器只有通過金剛砂(石英)等反覆琢磨、切磋,成品來之不易。因為玉板都是20塊,對有些瘦人而言,玉帶只好虛懸腰間,雙手扶之:「帶寬而圓,束不着腰,圓領兩脅,各有細鈕貫帶於巾而懸之,取其嚴重(莊重)整飭而已。」(明末葉夢珠《閱世編·冠服》),古裝戲劇的玉帶則進一步誇大。

  由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等文獻、1988年咸陽機場出土北周完整「蹀躞帶」等文物可知,玉帶出現於南北朝時代的北周,源於北方少數民族,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隋唐玉帶興起,唐代玉帶使用制度化,玉板使用和田玉,一般是13塊玉板。明太祖朱元璋特重玉帶,在繼承唐宋玉帶、冠服規制基礎上發揚光大,玉帶雍容、冠冕堂皇,造就了中國傳統華服的最後輝煌。玉帶至清初停用。明定陵出土萬曆孝端皇后鳳冠兩側金絲編織的金龍,口銜珠寶流蘇,垂至雙肩。(作者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博物館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中國龍與西方「圖騰」

  中國龍與古希臘、古羅馬神話裏的兇神惡煞dragon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國龍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崇拜的圖騰?其實答案很簡單。傳統中國人崇拜的只有天,即天帝,老天爺。在早期文獻《山海經》《周易》中,龍的身份是給太陽拉車。太陽的媽媽羲和駕駛六龍,太陽坐在車上,「時乘六龍以御天」(《周易·乾·彖曰》),即按時按點巡天。在天空運行一周是一晝夜,運行365周是一年。《尚書·益稷》則把龍作為天子使用的經典圖案「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花與鳥)、宗彝(虎與猴)、藻(水藻)、火(火焰)、粉米、黼(斧)、黻(弓)之一,遠沒有天之尊嚴,充其量與山川日月同等。《詩經》時代已將龍、馬等列入十二屬相,凡是屬龍的人都是龍,即有十二分之一的人是龍。

  傳統中國人其次是崇奉祖先,特別是三皇五帝等對中華文明發展有重大貢獻的先賢先哲;在一個王朝或家族,則是有肇造之功的祖、宗。天、祖宗神聖不可褻瀆,不可隨便用作紋飾。天的地位至高無上,統治者受命於天。國家有大事要祗告天地;每年冬至,皇帝要去天壇向天帝述職。清代無論手書文件還是出版物,遇到「天」字都要另起行、抬高4個字,列祖列宗抬高3個字,當朝皇帝、孔子抬高2個字,本朝名、宮殿名抬高1個字。「龍」字歷來只是普通漢字,不作任何崇飾。除「敬天法祖」之外,傳統中國人未對其他東西頂禮膜拜。「圖騰」是近代從印第安人那裏引入的概念,以其解釋具有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文化,無異於削足適履。文物、文獻都表明:龍是美好而寓意高大上的吉祥圖案,但不是中國人的崇拜對象。

  清代帝后蟒袍上的龍

  清乾隆「石青緞繡緝米珠四團雲龍綿袞服」正龍

  袞服亦稱四團龍褂,總體上石青素色,用米珠、金線、彩色絲線,刺繡與緝米珠兩種技法結合運用,織繡出四組團龍,圖案下緣織繡海水江崖;其間飾蝙蝠、卍(萬字)、壽桃、金團壽,寓意「萬福萬壽」,左右肩保留黃帝以來天子傳統圖案「十二章」的日、月。

  緝米珠又稱穿珠繡,用米粒大的小珍珠或珊瑚珠,在服飾面料上織繡花紋圖案,具有立體感。素色面料的袞服,搭配淡雅而高貴紋飾,營造了特殊的藝術效果。皇帝天壇祭天、太廟祀祖等重大典禮時,將袞服罩在禮服朝袍、吉服龍袍之上,遮住它們華麗的紋飾,表示對老天爺、祖宗恭謹,也是天子應有的體面。

  清道光「明黃緞綴繡緝米珠雲龍女袷龍袍」

  袍身織繡龍紋九條,其間飾流雲、蝙蝠、彩帶、卍(萬字)、花蓋、玉磬,寓意「萬代慶福」;石青色緞衣領、衣袖邊上織繡小龍紋,外鑲石青色團龍雜寶織金緞及連枝六角小花縧邊。龍紋及邊飾花卉,均用米珠串緝。

  這是清代皇后「吉服」,元旦、萬壽節(皇帝生日)、冬至等吉慶節日穿着。衣服領口處繫恭楷墨書黃紙籤,記錄此物的名稱、數量、江南三織造交進宮中具體時間及責任人:「繡明黃緞緝碎珠袷蟒袍一件」,「道光十三年七月初二日收,沈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