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變遷逐個數

  圖:壓歲錢變遷逐個數
  圖:壓歲錢變遷逐個數


  漢代

  可追溯的最早壓歲錢文字記載在漢代,並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鑄有吉祥圖案和祝福語,用以壓「祟」(祟怪,古代傳說中會在農曆年三十傷害小孩的妖怪)、祈福。

  宋元時期

  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春日散錢這種宮廷風俗也流入民間,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壓歲錢」又被稱之為「壓驚錢」。

  民國時期

  壓歲錢的配飾、辟邪功能正式退出歷史舞台,變成了大年三十「壓歲」時,長輩發給晚輩的「福利錢」。長輩用紅紙包100文銅錢當壓歲錢給晚輩,取「長命百歲」的寓意。

  唐代

  當時的春節是立春日,在宮廷裏春日散錢的風氣很盛行。

  明清時期

  「壓歲錢」有了正式的名字,清代典籍《燕京歲時記》中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因銅錢是線串的,所以古時民間也稱「壓歲錢」為「串錢」。

  現代社會

  壓歲錢的形式更多樣,包括數碼紅包、移動端轉賬等,不管相距多遠,在農曆新年特別的日子裏總能收穫祝福。

  大公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