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18區推特色活動 鼓勵市民消費

  圖:香港要適量輸入專才和外勞,史立德建議人才來源地要多元化。
  圖:香港要適量輸入專才和外勞,史立德建議人才來源地要多元化。

  香港復常後,經濟復甦似乎不如預期,特區政府亦將去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先的4%至5%,向下修訂至3.2%。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史立德承認,現時香港經濟正面對內憂外患,一方面市民熱衷北上消費,加上樓市、股市不振,抑壓消費意欲,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金融狀況偏緊和外部需求疲弱等不明朗因素,令外貿萎縮。他認為,消費仍是撐起香港經濟的重要動力,故特區政府推動發展夜間經濟,包括:「開心香港」、「香港夜繽紛」等,均有助提振消費市道。

  史立德表示,特區政府已努力振興本地消費,早前在短時間內號召政、商、民三方的資源,推出一系列刺激夜經濟的活動,例如在灣仔海濱舉辦的「海濱藝遊坊」、國慶煙花匯演等活動亦營造出社會復常的新氣象,成功鼓勵市民外出消費。對於如何進一步刺激消費,他建議,要分階段推出18區具各自特色的活動,例如黃大仙區最出名的地方為黃大仙祠,可否構思舉辦萬人祈福晚會,相信可吸引大量內地、海外遊客及本地市民參加,自然對該區零售、飲食及物流生意大增。

  他又以香港仔為例,建議可舉辦魚蛋節,召集各地不同食店,推出各具特色的魚蛋、牛丸等相關食品,冀能颳起一股潮流,吸引外區市民,甚至境外人士參加。「18區,區區都有自己特色,只要肯用心去發掘,自然會有商機。」

  多向不同國家宣傳專才計劃

  談及香港勞動人口下降,造成發展受限。史立德提出兩項建議,首先特區政府要多想辦法及提供誘因,讓市民願意多生育,像是效法外國推出牛奶金,亦要在醫療、教育、託兒等作出支援,讓年輕人願意生育。同時,香港要適量輸入專才和外勞,並建議人才來源地要多元化,嘗試吸引一些新地區的人才來港,例如可引入烏克蘭等東歐地區人士來港做西廚,或招請東歐的年輕人來港做侍應生,補充勞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