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論事/唱衰論調徒增噪音 香港明天必定更好\閻 峰

  近期香港個別媒體將「美斯風波」簡單歸為商業糾紛,為其開脫甚至歸咎特區政府,完全無視美斯在香港的刻意傲慢表現,也閉口不提其「奇跡」神速康復在日本高調出賽,最後還風馬牛不相及地妄指23條立法「對國家機密定義模糊不清,又缺乏上訴機制,很易令人誤墮間諜法的法網」云云,歪曲事實、誤導公眾、製造恐慌的意圖十分明顯。另有唱衰香港的聲音,認為香港歸因本地政治、中國經濟因素及中美關係三大因素而「衰落」,仔細分析,其觀點同樣站不住腳。對這些混淆視聽的言論,我們大家必須擦亮眼睛,小心警惕,堅決反對。

  眾所周知,基本法23條立法是對香港國安法的重要補充,針對的是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人,目的是更好保障香港社會公眾的生命、財產、投資權利和自由,避免被少數隱匿在香港的外國代理人以「自由」名義故意侵犯和肆意踐踏。23條盡早立法,有利確保國家安全和香港社會穩定,構建更安全、便利、高效的營商環境,對於吸引全球資金和人才、推動香港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23條為發展提供法律後盾

  23條立法更加清晰地規範了國家安全的範圍和要求,能夠發揮普通法優勢,使得國家安全相關案件在香港得到更高效、更公平、更明確的處理。香港國安法和基本法第23條是「一國兩制」的完善和發展,為香港繁榮和發展創造了最好的條件和基礎、提供了最強大的法律後盾。香港的高度自治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因此而增強。

  實際上,700多萬港人對23條立法背景十分清楚,部分別有用心的人藉抹黑23條立法搞亂香港的企圖絕不會得逞,香港民眾不會受形形色色的外國代理人蠱惑迷惑,而定必全力支持23條立法。

  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經濟、金融和地緣政治局勢,我們必須有以下三點清晰認知:一是中美博弈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二是目前香港和內地經濟與資本市場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是客觀存在的,但也是階段性的、暫時的;三是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資本市場恢復向好是一個必然趨勢,中美競爭的結果是確定的。

  內地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保持了40多年高速經濟成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按照購買力評估,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按照市場匯率評估,中國經濟總量也將在2030年之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這些變化將顛覆性地改變全球政治經濟力量對比,也是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的根本原因。

  目前,美國以「去風險化」為名,行脫鈎斷鏈之實;實施印太戰略,大搞「五眼聯盟」;強化友岸外包,不擇手段對中國打壓、圍堵、封鎖、制裁。我們必須對中美博弈和中美競爭的長期性、嚴峻性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內地經濟結構的調整背後有主動的因素,也有被動的因素;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震盪表象背後的基本面因素,除經濟結構調整因素外,同樣受到中美地緣政治博弈引發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和衝擊。

  「做空」中國圖謀不會得逞

  但是,中國不是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不會發生在中國身上。中國自然資源豐富,資金資本充裕,專業人才眾多,創新能力突出,社會儲蓄較多,市場規模巨大,經濟韌性十足。香港和內地經濟與資本市場遇到的困難是階段性的,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資本市場恢復向好是一個必然趨勢,唱衰香港的聲音是短視的、不智的,徒增噪音;「做空」中國的圖謀是徒勞的、無效的,不會得逞。

  儘管目前資本市場正處震盪與調整期,但香港是一塊福地,歷經黑暴、新冠疫情、中美博弈的衝擊和洗禮,依然活力無限、生機盎然。面對逆境,港人無需氣餒,更不應妄自菲薄。2022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以當時市價計算約為38萬港元。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貨運機場,2022年貨物吞吐量為417萬公噸。香港賽馬會2023財政年度的投注額為3048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是1997年度(924億港元)的3.3倍,從一個側面詮釋了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也是對唱衰香港論調的最好回擊。

  有內地作為強大後盾,有14億國人祝福,有700多萬港人秉承「獅子山精神」孜孜不倦、勤力創新,香港這顆東方之珠一定會愈加璀璨、絢爛奪目,愈發吸引全球資本和人才。香港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全國政協委員、國泰君安國際董事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