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資格者「治療」 有資格者開單

  呂先生的經歷原來只是冰山一角,購買15萬多元痛症療程的江先生,同樣獲發3張「問題收據」。去年10月中,他首次到痛症中心試做療程,被威逼利誘下碌卡簽賬,職員聲稱「保險可以claim足錢」。他心想不該買的都買了,只好硬着頭皮繼續做療程,總好過白買服務。漸漸地,他發現大部分療程均由無專業資格的「治療師」主理,其餘兩三次雖然由駱姓物理治療師親自診治,但匪夷所思的是該幾次竟是線上視診,「物理治療唔係傷風感冒,要物理治療師按按痛處,檢查骨骼有無移位?有無勞損?怎能隔住熒幕憑肉眼診斷傷患情況?」

  治療師敷衍 常搞錯痛處

  接受幾次網上視診後,江先生總覺得該名駱姓物理治療師敷衍了事,只作出不癢不痛的建議,「我背痛到腳痹,連行路都痛,但佢(駱先生)根本無親身檢查過,只一味叫我多食有營養的東西、多拉筋、多做運動。」更令江先生氣結的是,對方經常搞錯其痛處,「明明我是腰痛,佢經常問『點呀,你頸痛好啲未? 』如是者試過好幾次搞錯,令我覺得佢真係好hea(敷衍)。」

  他愈想愈後悔,惟費用已付,後悔已是太遲,只好要求對方發出收據供索償醫療保險。同年12月初,他收到一疊由駱姓物理治療師簽發的單據,報稱的診症時間除了11月外,還有10月。他定下神來思索,發現10月份的4次療程根本是「治療師」操刀,駱姓物理治療師並沒有診症。他擔心一旦提交索償,等同「協助」有關人等呃保險。

  保險業監管局發言人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偽造文書和使用虛假文書屬刑事罪行,市民如發現懷疑個案,應向警方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