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保供應 港人免「捱貴豬」

  五豐行調配資源 批發價12個月平穩

  農曆新年期間港人聚餐活動多,對各類食品需求增加,本報追訪各類供港食品營運商,發現雖然內地早前受寒潮影響,但中央政府始終把保障供港食品農產品的安全和供應作為重要任務,有效保障產品優質、足量、應時,守護着香港同胞的「生命線」。以港人餐桌上重要食材——新鮮豬肉為例,五豐行提早預判,從內地不同省份調配貨源,確保供應穩定。食物環境衞生署數據亦顯示,內地活豬批發價過去12個月平穩,新春期間也未見明顯波動,港人無需「捱貴豬」。

  據食環署資料,過去12個月內香港九成活豬供應來自內地,而內地供港活豬約一半由五豐行供應。華潤五豐香港事業部總經理趙俊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春節前活豬供應整體穩定,全部根據香港市場需求入貨。他稱每年1月及2月天氣較為寒冷,五豐行已提早制訂應急預案,「五豐行的豬肉供應來自內地不同省份,譬如湖北、湖南物流若因天氣原因受到影響,我們便會第一時間聯繫其他地區如江西、廣東等距離香港較近的活豬供應商,靈活調配資源,保證供港活豬充足。」

  本報翻查食環署資料發現,去年2月內地供港活豬每擔批發價平均1,202元,最高峰為去年8月平均每擔1,430元,之後逐漸回落,跌至本月(截至本月13日)每擔1,241元,與去年同期相若。

  內地從源頭穩定供港食品,確保港人不用「捱貴豬」,至於下游零售層面則取決於本地肉檔的運輸、舖租等成本。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向本報表示,香港經歷三年疫情,相關影響還未消退,目前全港每日屠宰活豬2,800至3,000頭,相比全盛時期已減少四分之一,「因為市民消費力不足,加上北上消費成風,都是香港鮮豬肉需求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許偉堅解釋,市場需求大就能夠分攤較多的成本,令每頭豬的營運成本下降,但如今需求減少,每頭豬成本上升,「車都係要咁多出去運送,員工都係咁多,仲有少少加薪,但係豬少咗,分攤到每頭豬嘅皮費自然就增加了。」因此香港鮮豬零售價,未能跟隨批發價同幅度回落。

  市場改變 冰鮮雞供貨減三成

  另外,所謂「無雞不成宴」,港人對雞隻的需求同樣巨大。香港冰鮮禽畜業商會主席郭時興表示,目前香港95%的冰鮮雞供應來自內地,基本都產自廣東省,經歷過疫情期間報關困難後,目前供貨順暢,但整體來貨量相比疫情前減少約三成,來貨價平穩甚至略有下降,「春節前幾日平均每日有12萬至14萬隻冰鮮雞來港。」

  郭時興表示,冰鮮雞供貨減少的原因,是香港市場經歷疫情後消費改以平價三黃雞為主,貴價清遠雞需求較少,加上「熟雞」(經煮熟)保鮮技術的提升、物流效率的回復,令港人食雞習慣亦有所改變。「熟雞可以做到比冰鮮雞更加新鮮。冰鮮雞擺多一日,肉質就會無咁好味。熟雞目前係前一日劏好整熟,夜晚送到香港,第二朝就供應食肆,擺上餐枱,自然更加新鮮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