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文物館賀新歲 生肖展細述龍紋來龍去脈

◆鳥獸合體紋金飾片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鳥獸合體紋金飾片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戰國銅鎏金嵌石龍紋帶鈎
◆戰國銅鎏金嵌石龍紋帶鈎

◆青花龍戲珠紋玉壺春瓶 後黎朝前期(越南十五世紀)
◆青花龍戲珠紋玉壺春瓶 後黎朝前期(越南十五世紀)

◆青花龍戲珠紋盤 元 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特魯烏蘭出土
◆青花龍戲珠紋盤 元 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特魯烏蘭出土

◆黃地素三彩雙龍紋碟一組 清康熙至光緒
◆黃地素三彩雙龍紋碟一組 清康熙至光緒

◆藍地黃龍戲珠紋盤 清康熙
◆藍地黃龍戲珠紋盤 清康熙

◆四川蘆山縣王暉墓畫像石棺拓片 東漢建安十七年(221年)
◆四川蘆山縣王暉墓畫像石棺拓片 東漢建安十七年(221年)

◆雙龍璽形御墨(左)及雙龍硯形御墨 清乾隆劉源設計
◆雙龍璽形御墨(左)及雙龍硯形御墨 清乾隆劉源設計

◆青花雲龍紋大缸殘片 明正統至天順
◆青花雲龍紋大缸殘片 明正統至天順

  龍這一帶有神秘色彩的生物,在古代中國文化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提及龍紋,也許會先想到帝王袍服、皇權威嚴,但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卻遠不止於此。龍年伊始,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循例舉辦「甲辰說龍」特別展覽,以中國古代文物中的龍紋為線索,用50多件館藏珍寶,探討其來「龍」去脈,包括紋飾的形成及風格的變遷。展覽將持續至7月31日。◆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什麼是龍?在考古發現中,距今約八千至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遼河、黃河、長江流域可見一種獸首、長驅的動物造型。儘管如今的龍紋盡人共識,但最早的時候,龍紋並不像今天的龍紋這樣易於辨認。展覽中,我們可以見到商周龍紋,跟隨圖樣辨認其目、足、爪、尾,它的形象應由多種動物組合而成,鱷魚和蛇的特徵在其中最為突出。從商代的甲骨卜辭開始,文獻記載中的龍就多與水有關聯。它被認為是招雨的瑞獸,在先民的祭祀中佔有重要地位。

  深受游牧民族文化影響

  東周至遼期間,龍的形象開始變得易於辨認。因為這一時期游牧民族出現於歐亞大陸,游牧社會的興起對於東亞動物紋飾影響深遠,他們注重動物紋飾,也很有自己的風格,喜歡將天地猛禽的樣子結合在一起,變成另一種猛獸,描繪寫實且充滿動感,亦喜歡刻畫動物搏鬥、撕咬的姿態。這些手法深深影響了中國龍紋,如展出的春秋至戰國早期的鳥獸合體紋金飾片,應是古代戰車上的金飾片,就是以龍頭融合鷹嘴的姿態出現。而另一件戰國時期的銅鎏金嵌石龍紋帶鈎,呈現的就是龍自己撕咬自己身體的姿態,其表達的是一種搏鬥的鬥志和物競天擇的精神。

  「東周時代開始,龍便經常以撕咬、互相纏繞及與鷹合體等形態出現,其形象也更加寫實,同時也開始生出雙翼。」展覽策展人、中大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指出,這就正如希臘神話中的有翼怪獸獅鷲格里芬,它擁有獅子的身體及鷹的頭、喙和翅膀,因獅子和鷹分別稱雄於陸地和天空,它就被視為強大、尊貴的象徵。

  市民階層催生世俗化的龍

  安史之亂後絲綢之路凋敝,中國動物紋中的「獸性」也開始減弱。加之宋代之後中國城市化發展迅速,為迎合不斷擴大的市民階層品味,動物造型開始強調寵物般憨厚可愛的視覺特徵,龍也不例外。這一時期,龍紋的轉變主要體現在爪的數量(宋以前多為三、四爪,元後出現五爪),鼻的形狀(由尖鼻轉變為扁平的「豬鼻」),額頭大小(漸變寬),這些轉變令龍變得更加趨於人性化,更加憨厚,表情也變得溫和,甚至滑稽。

  雖然陸上絲綢之路被截斷,但海上貿易的崛起,把帶有中國龍紋的瓷器銷往世界各地。展品中一件青花龍戲珠紋盤和龍泉青釉貼魚龍紋盤,都是出土自印尼的中國製品。而另一件青花龍戲珠紋玉壺春瓶,乍看是元代所製,但後來經專家學者研究發現,它其實來自於越南,為越南獨立後,仿製的中國景德鎮產品。

  龍紋禁令下的「以假亂真」

  元代頒布「龍紋禁令」,明清承此制度,五爪龍紋專供御用。但是考古發掘中發現,明藩王也有使用五爪龍紋,而乾隆時五爪龍紋瓷器在市面上已頗為常見,御窯次品更可以在民間變賣,證明在禁令之下,實際執行或較為靈活。「除皇家外其他人雖名義上不能使用龍紋,但如果達官顯貴想要使用這種紋飾,那時也有許多走趲的方法,比如將龍頭改出牛角,遠看難以分清是龍還是牛(稱為『鬥牛』),又或將五爪變為四爪(稱為『蟒』),乍看更是難以分辨。」童宇說。

  元明時代的龍紋,只知誕於某個御窯,但不會具體到設計師,而清代因文字記載較多,我們便能追溯到一些龍紋的設計者。展出的一隻雙龍璽形御墨和一隻雙龍硯形御墨,即是乾隆時期的劉源所設計。他的特點是將龍的手腳都畫得筆直,從而產生張力的對比。這也影響了清代其他龍紋的設計,如一件藍地黃龍戲珠紋盤,筆直的手腳與肢體的蜿蜒,正是受劉源所設計龍紋的影響。

  另一重點展品為中大文物館最近才集齊的藏品,為康熙年一直燒製到宣統年的同款瓷器,一組八款不同年份的黃地素三彩雙龍紋碟,盤內底雙圍欄內繪有雙龍戲珠紋,紫、綠兩條龍一升一降相對舞動。展覽的最後一件展品為香港畫家葉因泉先生未完成的作品《百子迎春圖軸》,畫的是春節街上的舞火龍民間風俗場景,配以彭智文《尋龍》一文中的段落,餘韻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