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傳統新年習俗

  【賣 懶】

  賣懶的方法因應地區而略有不同,小孩手提一個小紅燈籠或火把,拿着紅雞蛋和一個慈姑(有的地方只有紅雞蛋),聯群結隊在街上走來走去,邊走邊叫:「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回家後,把紅雞蛋分給家中的長輩,寓意自己已經把懶惰賣掉,亦有一邊走一邊吃掉紅雞蛋。只要孩子在年三十晚把「懶」「賣」出,來年便會變得勤奮,不斷進步。

  【祭 灶】

  相傳灶君是負責管理各家灶火的神仙,是家中的守護神。灶君會從上一年的除夕起,一直留在家中,守護和監察這家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便會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就會根據灶君的匯報,決定人們未來的運勢。

  祭灶除了會向神龕上香外,還會準備不同的甜食供奉,並用糖塗在灶君神像嘴巴四周,祈求他向玉皇大帝多說好話。不過現時除了農村外,很少有明火灶台,而這類祭灶的習俗亦慢慢失傳。

  【派財神】

  在早年的香港,屋邨中的小孩在年三十晚會拿着寫上「財神」兩個字的紅紙,然後逐家逐戶拍門大叫「派財神」,如果戶主希望拿個好意頭,便會收下紅紙,並給小朋友一封利是,意思是買下「財運」。現在即使是屋邨的小孩子也較少在邨內四處遊走,這風俗逐漸消失。

  【壓歲錢】

  從前,一隻叫「祟」的怪獸會在除夕夜出來害人,嚇得孩子晚上睡不好覺。這怪獸不怕刀、不怕槍,就怕喜洋洋的紅色和銅錢的聲響,因此,大人便把銅錢裝進紅包,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讓「祟」不敢靠近。「壓」就是鎮的意思,壓「祟」錢後來取諧音成了「壓歲錢」,相傳除夕夜發壓歲錢的習俗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