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彎/春晚記憶\關 爾

  臨近春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春晚」,又被網民們翻出來重溫品鑒。那些承載國人集體記憶的經典節目,猶如歲月留聲,歷久彌新,雋永綿長。

  創辦至今四十餘年,春晚早已成為中國人的特殊「年夜飯」。因其獨樹一幟的娛樂形態和別具特色的時代氣質,又被視為中國電視文藝的集大成之作。那些年,電視屏幕是單調黑白的,電視節目卻是五彩斑斕的。每每春晚一開場,萬人空巷,引頸企盼。從流行音樂的創新,到服飾髮型的設計,春晚都是當仁不讓的時尚指南。一夜之間,「冬天裏的一把火」傳遍大江南北,「見證奇跡的時刻」走進千家萬戶,就連「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也成了不少人脫口而出的「接頭暗號」。

  然而,近些年,曾經睥睨天下的春晚卻一再跌落神壇。語言類節目乏善可陳、槽點滿滿,結構上大多「喜頭悲尾」,內容上動輒「煽情說教」。有人總結出一套「萬能公式」──開場順口溜+中間網絡梗+強行製造誤會+不出意外和好+輸出價值觀+齊聲喊出「一起包餃子」。按照這一模板炮製出來的春晚小品,難免顯得蒼白空洞、味如雞肋。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春晚的「滑坡落伍」有其客觀存在的時代背景。在娛樂活動相對匱乏的那些年代,人們長年緊繃的情緒急需一次全方位釋放,開懷大笑成了過年的剛需。而文藝工作者用一年的存貨集中向春晚「輸血」,最後優中選優的作品,想不好看都難。但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當下,每天都有無數爆款視頻誕生,不少民眾甚至還自編自導自演,創作出不少具有現實意義的喜劇精品。笑點提高了,標準提升了,自然會以更嚴苛的要求來看待春晚節目。

  從這一角度看,此前春晚之所以廣受歡迎,反襯出的是國人精神生活之貧乏;如今春晚「不好看了」,某種程度上也是文化繁榮、百花齊放的一個註腳。

  吐槽也好,批評也罷,看春晚終究還是中國人過年獨特的儀式感。它早已超越了一台晚會的文化內涵,而成了闔家團聚的情感紐帶,更是億萬華人天涯共此時的永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