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眼錄/老 蔡\劉 俊
老蔡叫蔡玉洗。他本來不叫蔡玉洗,蔡玉喜才是他的本名──從名字不難看出家人在他身上寄託的美好願望。由蔡玉喜到蔡玉洗,「文化升級」的意味十分濃厚:玉喜和玉洗發音相同,意思卻已經不一樣了。
蔡玉洗在江蘇出版界、文化界大名鼎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著名的《東方紀事》就是他辦的──從中也可以看出他是個有想法敢闖能幹的文化人。他做過江蘇文藝出版社、譯林出版社和《譯林》雜誌的「頭」,也擔任過江蘇出版系統投資的鳳凰台飯店老總,不管在哪個崗位哪個領域,他都能幹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做出版社和雜誌的「頭」,他就搞創意選題出好書,印象中江蘇文藝出版社有名的「當代作家文集系列」就是在他主政時推出的;到鳳凰台飯店當老總,他則提出「文化鳳凰台」理念,把整個酒店弄得書卷氣十足:請作家,開書吧,辦雅集,出民刊,一時鳳凰台上文人遊,鳳凰台飯店幾乎成了南京的文化地標,而由他主編的《開卷》雖素面朝天卻別有韻致,也儼然成了南京的文化名片。
我和蔡玉洗都是葉子銘教授的博士生,說起來是同門師兄弟,論年紀他是我師兄,可要論「入門」先後,我就是他師兄了。當然嘍,以他的資歷和成就,我自然不會和他爭「兄」論「弟」,一聲「老蔡」,透着的是我對他的尊重和我們的兄弟情誼。
蔡玉洗本科讀的就是南京大學,不過是「工農兵學員」──當年能從同輩中脫穎而出上大學的,都非等閒之輩堪稱佼佼者。那一代的「工農兵學員」中有才能者比比皆是,以蔡玉洗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出版事業的熱忱,加上他極富創意的「經營」天賦,如果能給他一個可以自由伸展拳腳的舞台,他在出版領域取得的成就當會更大。遺憾的是,正當他有着這樣那樣的出版「創意」時,他卻退休了。
退休後的「老蔡」也沒閒着,仍在積極參與文化出版界的各種活動,誰也沒有想到,他那充滿活力的身影竟會在突然間就那麼消失了。哀哉老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