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牽掛,放在心上

  圖:1日上午,習近平在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實地察看去年洪澇災害後當地農業生產恢復等情況時,走進大棚同菜農親切交流。\新華社
  圖:1日上午,習近平在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實地察看去年洪澇災害後當地農業生產恢復等情況時,走進大棚同菜農親切交流。\新華社

  汽車沿着冰封的子牙河,駛入西青區第六埠村。海河平原彷彿一個西北高、東南低的巨大簸箕。千淀歸墟,百川赴海。而這裏,又是三川交匯的一個低窪地。去年海河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時,第六埠村也遭了災。當地幹部告訴習近平總書記,當時水深2.51米,村裏2000多個蔬菜大棚全淹了。

  總書記進村,先看一看這些大棚的修復,了解當地農業恢復生產情況。郝健和張鳳文老兩口正在新棚裏忙活。採摘、打包,準備將新鮮的蔬菜配送到市裏的社區。看到總書記,他們又激動又感動,一畦接一畦地介紹自家的菜地。新的棚,新的日子,新的希望。「特別感謝黨和政府,大棚修復、補種搶種,很快就恢復了生產。」這裏也是天津的蔬菜基地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握住老郝的手:「我們應該感謝你們的辛勤勞動,豐富了春節的『菜籃子』。」「咱們的菜都好吃,特別甜。」張鳳文說道。習近平總書記笑着問:「菜甜,是什麼原因?」「水好,土也好,紅沙土。」

  一年年耕耘,腳下這塊土地,村民視若珍寶。習近平總書記深知鄉親們的愁和盼,一直牽掛着那些遭了災的地方。去年洪災後,到黑龍江的災區,看補種搶種的進度;北方入冬之際,在北京、河北的災區,看溫暖過冬的保障有沒有到位;而今,春節前夕,他惦念着災區的鄉親們能不能過個好年。

  村裏,總書記走進四世同堂的杜洪剛家。花糕、年饃,窗花、燈籠,處處是年的喜慶。滿頭銀髮的老太太迎着總書記。「您老高壽?」「84啦!」「硬朗!硬朗!」老人醫保、孩子讀書、年輕人就業,總書記問得細緻。「還有什麼需要黨和政府關心幫扶的事?」「在黨和政府幫助下很快渡過了難關,不覺得日子難。又添了小孫子,今年是全家倍兒高興的一個年。」聽了這番話,習近平總書記很是感慨:「國泰民安,民安才能國泰,黨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時刻記掛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鄉親們依靠自己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戰洪水、抗地震,穩經濟、促發展,應變局、開新局……風雨中,黨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拚搏在一起、奮鬥在一起。時時放心不下的,是人民幸福生活這一「國之大者」。

  村廣場上,鄉親們都來了。白髮老人、垂髫少兒,笑容暖了心窩。在外打工的鄉親也回來了。他們歡呼着向總書記拜年。「鄉親們好啊!」「看到災後能有這樣一個氣氛和景象,我心裏也特別高興。災後恢復重建,咱們全國,特別是京津冀地區,這場水災以後,都恢復得很好。黨中央也下了決心,為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努力把水利防汛工程建設得更好。」集中力量辦大事,越是艱難之時、越是急迫之際,更見萬眾一心、攻堅克難。「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辦好。」樸實卻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