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啟迪,溫故知新

  天津,歷史文化底蘊厚重。「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習近平總書記視紅色資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平津戰役,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役,中國革命的光輝一頁。考察的第二天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平津戰役紀念館。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鑒往知來、向史而新。在這裏,探尋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重溫紅色江山的來之不易。電文手稿、軍事沙盤、史料照片……真實而震撼地再現了驚心動魄的歲月。

  天津一役僅僅歷經29個小時的激戰。「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先分割後圍殲,先吃肉後啃骨頭」,當解放軍會師於金湯橋,敵方原本以為固若金湯的防守,潰敗如山倒。「軍隊打的就是士氣!」總書記讚嘆。

  兵戈火力之戰,也是民心向背之爭。1949年毛澤東同志回答「用的是什麼妙計」時說,打仗沒有什麼妙計,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展板前,習近平總書記駐足良久:「民心最重要。」展館內,炕桌、鍋碗、木榔頭、紡車、米袋子……萬千鄉親「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總書記動情地說:「戰爭勝利確實靠後勤,靠老百姓。」

  傾聽歷史的回響。「這次看了平津戰役紀念館,三大戰役紀念館我都看了。三大戰役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以經典之作載入史冊。」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我們對這些歷史都很早就了解,但還要學而時習之,反覆琢磨、吸取營養,從中去提煉、去昇華我們的領悟。」